三明市部署2015年年经济工作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1%
今日下午,三明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三明市委书记邓本元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三明市市长杜源生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三明提出,明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
会议现场
在会上确定了明年三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目标: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1%;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5%;外贸出口增长1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完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年度任务。
在投资方面,明年,三明固定资产投资要实现增长22.5%的目标,必须完成投资1950亿元左右,其中基础设施投资310亿元以上、工业投资900亿元以上、房地产开发投资200亿元以上、民生工程投资100亿元以上。
据介绍,今年,三明经济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4%;出口总值增长27%: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
同时,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工业集群不断壮大,6条产业链产值超2000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九成。现代物流、金融、旅游等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涌现出永安美宁等一批年销售额超亿元的电商企业。特色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完成产值330亿元,全省首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落户沙县。
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十百千"重大项目建设工程启动,"三维"对接深入推进,464个项目列入省行动计划盘子,通用三明(永安)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三明中心城市快速通道一期工程建成通车,三明沙县机场基本建成。
发展动力持续增强。林改、医改、金改继续走在全省前列,组建了全省首家林权收储中心,全国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座谈会在三明市召开,现代普惠制农村金融制度在全市推开。政府自身改革进一步深化,取消和调整市级行政审批73项,各类事项办理时限缩减66.5%。
生态建设扎实有效。三明市通过省级生态市考核验收,并入围全国生态城市竞争力十强,泰宁县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6个县(市)荣获省级生态县(市)称号,73个乡镇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4个村被列入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
此外,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农村低保、五保补助和退休劳模待遇标准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化率位居全省前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通过中期督查评估,造福工程危房改造8850户、3.88万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