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作风建设步入新常态 查处违反八项规定问题373个
“永安市曹远镇下早村委会主任管基存用公款购买购物卡给村干部发福利受到党内警告处分,村党支部书记阙华礼受到通报批评处理,镇经管站站长兼下早村会计张芙蓉受到效能告诫处理。”9月29日,福建省三明市通报了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此为其中之一。
2013年以来,三明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执纪监督,通过约谈督查、专项巡查等方式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项整治,打通落实责任的“最后一公里”,全市作风建设步入“新常态”。
“责任清单”,约谈整改管好“责任田”
8月24日,该市纪委第三巡查组发现三元区莘口中学一辆车牌号为闽G2356J的车辆涉嫌公车私用,将该线索移交给区纪委核实。经查,该校副校长何彬2次擅自驾驶该车辆到邻县办私事,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9月12日,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郑碧云约谈了该区教育局局长邓享华,督促其抓好案后整改。
该市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项整治为契机,“面对面”约谈县、乡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和市直党组(党委)书记、纪检组长(纪委书记),详细列出各级党委(党组)班子及其成员的“责任清单”明确“一岗双责”、“一案双查”等职责要求,督促管好“责任田”。
据了解, 今年7月至8月间,该市围绕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由市纪委主要领导2次“面对面”约谈12名县(市、区)委书记,帮助其进一步纠正认识误区,督促抓好“责任清单”整改,倒逼责任落实。“落实‘两个责任’不只是表表态、讲讲话,约谈要动真格、严问责,谈出担当力、谈出威慑力、谈出公信力,形成问题震慑。”该市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冯新婷表示。
去年以来,该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73个,410人被责任追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58人,通报曝光40批115起典型问题。
“问题清单”,专项巡查逐类整治
今年3月,沙县勤廉巡查组来到南阳乡经管站,发现大基村几张发票问题。经查,该村党支部书记乐景榕、村委会主任林启银等人违规设立“账外账”并购买烟、酒、购物卡用于赠送节礼,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这是三明市开展“问题清单”专项巡查的寻常场景。
该市紧紧扭住作风建设这个“牛鼻子”,出台实施方案,实行一事一授权,重点关注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使用、检查评比等四类“问题清单”,以及利用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借机敛财和“庸懒散拖”等突出问题,逐类问题研究整治措施。市纪委成立3个专项检查组,带着“问题清单”分赴12个县(市、区)重点巡查。
针对市直单位自查遭遇“手软”难题,该市实行专项交叉巡查。“财政局、水利局到国资委、交通局巡查;交通局、教育局到卫生局、林业局巡查。”该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说,如此错开,避开了人情,更有利于严查严办。
据了解,该市首轮对12个县(市、区)183个乡镇(街道)、县直部门和8个市直部门及其69个市属企事业进行深度检查,共发现问题线索116个,对巡查发现的问题线索进行归类梳理并下发转办通知14份,被巡查的相关问题正在查处或者整改。
“制度清单”,扎紧制度的“篱笆”
8月初,建宁县纪委针对群众反映“县人社局长期使用县农村信用联社提供的闽GH3369车作为公务用车”的问题,约谈该局局长黄新霖,亮出“黄牌”,责令限期整改。
该市抓早抓小、精准规范,出台《国内公务接待暂行规定》、《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办法》等规定,详细规范公务接待的、用餐安排、费用结算等8个方面内容,重申禁止9种违规用车行为,扎紧制度的“篱笆”。据悉,在继2013年“三公”经费持续明显下降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三公”支出比预算减幅近四成;4009辆公务用车全部纳入信息管理,做到定时入库、定点停放、定岗管理。
与此同时,该市总结出“查处一个案件、堵塞一个漏洞、完善一套制度、教育一批干部”四个一机制,出台《重申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十个严禁”》等规定,明确“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踩“红线”、碰“雷区”将受到惩戒,使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截至目前,该市已有53名领导干部进行婚丧喜庆事宜报备,查处涉及党员干部违规借贷或者以借为名受贿问题6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