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历史 正能量——客家风情连续剧《大南迁》文化内涵解读
32集电视连续剧《大南迁》近日在东南、陕西卫视同步热播,引起广泛关注和肯定。之所以如此,因为电视剧释放的是“真历史、正能量”,这是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马照南在八一电影制片厂举行的《大南迁》首播新闻发布会上致词中所概括的核心观点。“真历史,正能量”,正确地概括了电视剧《大南迁》的文化内涵。
《大南迁》反映的是中国移民史中最主要的部分。唐后期,朝廷的腐败、自然灾害,造成“国有九破,民有八苦”。继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汉人再次被迫大举南迁。这一波的南迁大潮,改变了中国历史在人口、经济、社会各方面北优于南的格局。也就是说大批汉人过江南迁后,开发了南方,发展了南方,特别是赣、闽、粤连结地区,也是由此才形成了如今遍布全世界的客家民系。
北方难民,越岭,筚路蓝缕,历千年辗转,到了赣南和闽西,在以宁化为中心的闽赣区域,休养生息,垦荒辟土,建立家园,数百年中,与当地原住民杂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体兼容本土文化的客家文化,于是客家民系也同期诞生。然而,新诞生的客家人又不甘一隅的安逸,而摒弃中原“安土重迁”,“安分守常”的古老传统,以“人禀乾坤志四方”的价值观,继续迁徙,继续发展。
《大南迁》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原貌,所以它是“真历史”,而不是“戏说”。
《大南迁》释发的正能量,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南迁路上的不畏艰难险阻,顽强求生的意志和拼搏精神,客家人称为“硬颈精神”。
二是以主人公利嫂为代表的仁义道德观,利嫂救遗孤、舍亲儿、顾大局、舍小家的动人故事,贯穿了整个剧情始末,她的高尚品德,影响了一群人,一村人,乃至整个民系。仁义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核,也是客家人的文化内核。 三是构筑民族和谐。汉族和畲族有着传统文化的差异。两族杂处一起,一方以主人自居,一方以正统自居,矛盾是显而易见。但是以他们各自的道德素养,各自伦理观,用“爱”融合一起,构建了一方和谐、互助、互勉、互推的新天地、新社会。
四是在安身立命之后,为谋求新的发展,不惜再走艰苦的历程,也就是客家人树立了“人禀乾坤志四方”的价值观之后,才能发展到四海五洲,才有如文天祥、洪秀全、孙中山、朱德、叶剑英等无数风流人物,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五是为客家人乃至中华民族泛起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记忆,客家人的族群意识非常强烈。“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这一“祖宗言”指的是传统文化。《大南迁》给当今和后辈留下宝贵的历史记忆和精神财富,让他们知过去,不要数典忘祖;知未来,如何发扬光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