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港媒: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访华 将与习近平会谈

2014-10-29 14:39 来源:环球时报 0

  随着APEC北京峰会的日益临近,关于中日首脑会谈的猜测也越来越多。于10月29日在北京与习近平会谈的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成为中日媒体关注的焦点。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访华 将与习近平会谈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29日将在北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谈。资料图

  在福田康夫访华之前,中日之间已经出现缓和关系的势头。10月22日,日本副首相兼财长麻生太郎与中国副总理张高丽进行了非正式接触,呼吁在APEC期间举行日中首脑会谈,恢复两国的“战略互惠关系”。

  在经过长期的僵持之后,中日关系出现缓和势头并不令人感到奇怪。然而,这些表面上的缓和事实上并不能掩盖中日之间的深层次矛盾。这种矛盾一方面来自于近代以来中日之间的历史恩怨,但更多地则来自于亚太的地缘政治格局变迁。

  在中国看来,二战后所形成的国际秩序正是防止日本再度军国主义化的有力约束。失去这一体系的约束,日本就有可能再度进行军事扩张,危及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因此,在安倍对历史翻案的问题上,中国秉持一贯且坚定的立场,坚决反对安倍政府的恶劣行为。为此,中国将安倍政府在历史问题上改变立场作为中日首脑会谈的前提之一,中国还与俄罗斯一道共同维护二战后所形成的国际秩序。

  另一方面,作为美国在战后扶持的重点对象,日本的国力却出现缓慢踏步的几乎停滞状态。日本对中国的制衡作用明显弱化。作为亚太的长期领导者,美国在亚太的影响力也相对弱化。中美日之间力量对比的此消彼长,必然会反映到亚太战略结构的变化之中。正如美日战略学家所言,亚太地区的战略格局正处于失衡状态之中。

  在应对这种失衡格局方面,美国相继提出“重返亚太战略”以及“亚太再平衡战略”。其核心即在于,通过加强美国在亚太的军事部署、外交联系以及扶持盟友,来提升美国及其盟友在亚太战略格局中的地位,以抑制中国在亚太战略格局中的急速上升态势。然而,中国显然无法接受美日的这种抑制。

  总体而言,在面对二战后所形成的国际秩序以及亚太战略格局的变迁方面,中国与美日都具有很难调和的矛盾。这种难以消解的矛盾将是制约中国与美日发展战略互信以及长远关系的最大障碍。因此,尽管中日关系出现缓和苗头,但长久的和平共处则仍然缺乏现实基础。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湖北房县男子夺车撞人最新消息:杀死同伴妻儿后连撞20人
下一条:遂宁射洪3名小学生逃课至成都后失联 警方已介入调查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