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浙江一女士“扫一扫”二维码 18万存款瞬间被盗

2014-03-01 13:44 来源:闽南网 0

  “扫一扫” 18万存款瞬间被盗

  揭秘二维码信息安全漏洞

“扫一扫” 18万存款瞬间被盗
部分二维码暗藏病毒,扫一扫可能泄露账户信息

  闽南网3月1日讯 你“扫一扫”了吗?随着智能手机普及,黑白相间、形似迷宫的二维码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一些犯罪分子利用二维码进行诈骗等犯罪活动,近日,浙江嘉兴汪女士在扫二维码时遭遇了陷阱,支付宝、余额宝中的18万元存款被骗子转走。

  二维码植入木马 盗刷支付宝

  日前,浙江嘉兴汪女士在淘宝交易过程中,对方发来一个二维码,称必须扫描二维码才能显示商品信息。汪女士没多想,用手机扫了一下,点了一下链接,可网页一直没有显示出来,再登录支付宝账户时,发现密码已被修改,随后,支付宝、余额宝中的18万元被对方转走。

  据办案民警介绍,汪女士扫二维码点开的链接被植入木马病毒,她的手机“中招”后,支付宝的服务密码被对方获取,随后账户被对方盗刷。

  类似的诈骗犯罪不时在各地上演,消费者损失惨重。如去年11月,福建一对母女在未核实来源的情况下扫描二维码,半小时内手机银行账户被盗刷200多万元;还有一位何先生也被犯罪分子以同样方法盗走152万元。

  二维码藏病毒 外观无法辨认

  据了解,不法分子在网上下载一款“二维码生成器”(工具软件),再将病毒程序的网址粘贴到二维码生成器上,就可以生成一个二维码,整个过程不超过1分钟。

  业内人士指出,相关部门对二维码的监管目前是“一片空白”,处在“人人皆可制作、印刷和发布”的状态,注册一家二维码企业并不需要专业资质,制作二维码没有任何规定,发布二维码也没有任何限制。

  国际关系学院信息科技系副主任王标说,二维码是否藏有病毒,从外观上无法辨别,“当务之急是出台二维码的使用标准,完善针对移动互联网安全的法律法规。”(新华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山西晋济高速岩后隧道事故死亡人数上升至4人
下一条:中国国家博物馆今日展出百幅毕加索版画珍品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