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买买 或许正是扫“大牌”的最好时机
日前,一场由英国全民公投的脱离欧盟事件引发全球经济市场震荡,英镑兑美元汇率暴跌至三十年来新低,英镑贬值,而在国内,这一事件则点燃了国内海淘族购买英国乃至欧洲商品的热情。
目前英国甚至整个欧洲都正处于年中打折季,不少零售商退出低至50%、40%的折扣促销。如果再加英镑兑换人民币汇率进入8时代,大牌折上折价格相当吸引人。一些境外购物电商平台上掀起了一股不亚于双十一的购买潮。
短期来看,这或许意味着,现在正是中国消费者扫货的最好时机。
消费者 买买买 “机不可失”
小到品牌包包和风衣的卖场,大到伦敦房地产市场,都有中国买家的身影。
彭博社29日报道称,英国脱欧公投引发英镑骤跌,商品更加便宜。对此中国消费者迅速做出反应。彭博社称,英国脱欧公投一出结果,6月27日一个来自中国山东的24岁青年就来到伦敦塞尔福里奇百货公司购买奢侈品,他利用英镑下跌时机给妈妈买了博柏利大衣,给妹妹买了蔻驰手提包。
《环球时报》驻英国特约记者为此也专门走访了伦敦市区多家著名百货公司,虽然无法得知具体的销售数字,但各家销售人员都表示,亚洲面孔的消费者最近的确明显增加,而且大家不仅仅看看货品,更多是爽快地掏钱购买,每家店平均每天销售出的奢侈品手提包超过30个,店面每天都得及时补货。
销售人员普遍理解这是英镑汇率走低的结果。以博柏利经典款风衣为例,脱欧之前折合人民币13757元,而脱欧英镑暴跌当日,入手最低为12203元,差价达1554元;而同样经典的LV Neverfull包,脱欧前后差价为885元。而如果购买价格更高的货品,自然差价也就更大。(有价格表,数据由走秀网提供)
跨境电商“造势”
洋码头上的不少英国买手甚至打出了#不买就是亏#的标题。小红书也推出了“英镑暴跌买这些最划算”专题。APP什么值得买上,多款欧洲购物平台上的商品被列入“值得买”的榜单,甚至打上了“历史新低”的标签。
洋码头数据显示,在脱欧事件的影响下,欧洲商品销量较平时翻倍,其中英国商品贡献了六成销量;而在价格方面,欧洲商品成交活跃的商品集中在4000-6000元,平均客单价在2000元以上,大牌包包最热销。
记者(微信公号ID:fzwb_52165216)了解到,每年6月底到8月是欧洲最疯狂的年中折扣季。在此期间,打折狂潮席卷法、意、英各国,大到市中心的百货商场、市郊的OUTLETS,小到街边的品牌专卖、私人小店,商家们普遍都会打出平均4至6折不等的折扣。此时购买英国乃至欧洲商品除了能享受商家让利的惊人折扣之外,还能获得汇率及退税上的“隐形优惠”,受惠于“脱欧”后的汇率关系,相当于拥有“折上再折”的价格优势。
业内人这样说:
跨境电商将继续推动国内消费升级
走秀网高级副总裁牟清介绍,早在2014年,走秀网就成立了英国子公司。到2015年10月,赴英与英国贸易投资总署签署备忘录(MOU),为批量英伦品牌提供电商平台,进入中国市场。
此次英国脱欧,对跨境电商的影响也是较大的。 首先,从短期来看,汇率的下跌加强了英国本土商品的价格吸引力,如走秀网在线的英国本土品牌L.K.Bennet和Fred Perry最近销量直线上升。在国内不常见到的英国本土品牌是走秀网的一大特色,这一块的销售因为价格下降,基本实现了翻倍。价格上,因为汇率原因,整体最少都是打了个9折。
从长远来看,脱欧是一条“不归路”,迟早会影响到更多的欧盟国家,削弱欧盟的经济实力,或许将带来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对于高品质的国内用户来说,购买海外商品,更多是看品牌、生活方式、时尚等因素,大家在4.8关税新政之后也开始逐渐接受新的价格,但对购物的热情没有减,这一点从销售上能直接体现。
因此可以确信,消费者最终是出于对国际时尚的热衷和对品质生活的要求来购买海外商品。而欧洲作为时尚领先的阵地,可挖掘的空间非常可观,跨境电商将继续推动国内消费升级。
短期来看大部分英国时尚品牌不会涨价
一位关注时尚、电商的知乎大号赵轶佳发文分析认为,短期来看,大部分英国时尚品牌不会涨价,但长期来看涨价并非没有可能。以Burberry为例,Burberry的大部分生产是在意大利进行的,65%的销售成本是用欧元结算的,如果英国脱欧,英镑贬值,那么Burberry的原材料采购和生产成本都会上升,未来定价上涨是可以预见的。
还有哪些影响(网易贵金属分析师周玉鹏)
外汇
欧盟所有国家GDP总量仅次于美国,而英国经济体量一直保持在欧盟成员国前三名,现在英国决定退出欧盟,将对正在经济复苏期的欧盟整体经济造成重大打击。
英镑是美元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英镑与美元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英国脱欧带来的市场负面效应或超过1992年的“黑色星期三”。1992年的9月16日,以索罗斯为首的全球投机者疯狂抛售英镑,让英国央行耗尽“救英镑”资金,使得英国被迫退出欧洲汇率体系。(记者 张鑫 编辑 田野)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