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为竞选"弄死"自己 冒用逝者户籍年轻13岁
因为超龄无法参加村官竞选,村干部陈福常和派出所所长陈西楼想出一个“绝招”:先由村里给陈福常出具一份死亡证明,将陈福常户籍注销,再把陈福常已经去世、户籍未注销且生前从未办过身份证的堂哥的户籍姓名改成“陈福常”,并将年龄改小13岁。
最后,陈福常用这个户籍办了一个新的身份证。2007年,“变年轻”的陈福常顺利当选为安徽省颍上县陈桥镇陈彭村村委会副主任。尝到甜头的陈福常做起收钱为人办户口的“买卖”,涉案人员包括派出所所长、副所长、普通民警和协警。
《法制晚报》记者获悉,安徽警方于2014年查获了包括陈福常案在内的系列买卖户口案件。经调查,因碍于情面、为捞取好处等原因,公职人员、执法人员与户口贩子结成“同盟”,违规办理、买卖户口。如今,这一系列窝案、串案终于浮出水面。
典型案例把自己“弄死”用逝者户籍“变年轻”
2007年4月,安徽省颍上县陈桥镇陈彭村村委、党委班子换届选举。陈桥镇的相关文件显示,当年的村两委班子选举,镇上为了确保村官年富力强,要求年满60岁的同志不再担任村干部。
陈彭村村官陈福常想继续参选村干部。但他是1943年生人,时年已经64岁。为了能够参加竞选,他找到了时任陈桥派出所所长的陈西楼,让其帮忙将自己的年龄改小。根据陈福常的供述,他有个堂哥,人已经去世,但户口还没注销,而且他的这个堂哥从来没办过身份证。
经过商议,陈福常和派出所所长陈西楼想出了个“绝招”:2007年4月18日,村里给陈福常出具了一份死亡证明,陈西楼安排派出所户籍员将陈福常的户籍注销。之后,陈西楼又安排户籍员,把陈福常堂哥的户籍姓名改成“陈福常”,把出生日期改成1956年7月2日,同时将户籍地址也作了变更。最后利用这个户籍信息办出新的二代身份证。
为什么不直接更改自己户籍中的出生日期,非要费如此一番周折?一名户籍民警告诉法制晚报(微信ID:fzwb_52165216)记者,从没办过身份证的户籍,存在户籍信息里没有本人照片影像的情况,冒名顶替更不容易发现。因此,陈福常费这番周折,以新的户籍信息为依据,直接办出新的身份证,隐蔽性更强。
通过这番移花接木,陈福常一下子“年轻”了13岁。“51岁”的他参选成功,如愿以偿地当上了陈彭村村委会副主任。
尝到甜头收钱为人办户口村干部身份成“通行证”
尝到户口作假甜头的陈福常开始揽生意,通过帮别人上假户口挣钱。从2012年下半年到2013年底,他在陈桥派出所采用冒名顶替的方式,先后为王某、杨某、胡某等人办理了户口和身份证。
如2013年12月,牛某通过中间人郑某、孙某找到陈福常。2014年1月,陈福常、孙某带着牛某到陈桥派出所采取冒名顶替的方式为牛某办理了名为“展兴奎”的户口和身份证。而展兴奎确有其人,是陈桥镇某村一名没有语言表达能力的村民。
据陈福常事后交代,村民展兴奎因被人冒名顶替失去了户口,无法领到养老金。为了掩人耳目,陈福常又用展兴奎本人的照片,在陈桥派出所为他办理了名为“候店乐”的户口和临时身份证。2013年12月,经常为陈福常“牵线搭桥”的中间人孙某,因在银行有不良记录不能贷款买房,也通过陈福常办理了名为“候广”的户口和身份证。
陈福常交代,像展兴奎这样被冒名顶替的人,都是他管理的村民。“我是村干部,又是村文书,每家户籍上有几口人、实际有几口人,我都知道。”他表示,每次办户口和身份证他都直接到陈桥派出所的服务大厅,利用村干部和“为民代办员”的身份,出具虚假证明手续。帮他办手续的,是户籍员苏婷婷或宋莹莹。“我是村干部,经常去陈桥派出所的服务大厅办事,和他们比较熟悉,是我的村干部身份起作用了。”他说。
警方行动央视曝光户口“买卖”10名民警被抓
2013年底到2014年初,多人开始在网上公开贩卖户口,这引起央视《东方时空》栏目记者的注意。
央视记者以网名“芳草”联系贩子汪某,商定出10万元为“唐龙龙”办理新生儿出生入户,后安徽省砀山县公安局赵屯派出所辅警张朝远受汪某之托,在没有新生儿父母户口簿、结婚证等有效证件、派出所所长未签字同意的情况下,将“唐龙龙”入到砀山县赵屯镇黄庄一村民的户籍上。
之后,辅警张朝远亲自带汪某以及央视记者的线人进入到砀山县刑警队,通过公安网查询到“唐龙龙”的户籍向央视记者的线人确认。整个过程被暗访偷拍下来。同时,央视记者也调查了安徽阜阳的户籍贩子。2014年1月22日,央视《东方时空》播出报道,曝光了安徽省阜阳等地有人公开通过互联网贩卖真实可查的户口。
公安部对央视报道高度重视,立即部署治安管理局成立专案组,连夜调度安徽等地公安厅开展工作,当地公安领导亲自指挥,迅速行动展开抓捕。判决书显示,从报道次日起,30多名犯罪嫌疑人陆续被抓。
安徽各地法院陆续对这些涉案人员判处刑罚。法制晚报(微信ID:fzwb_52165216)记者了解到,涉案人员中包括派出所所长、副所长、民警、协警至少10人。在这些被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中,就有陈福常及其中间人孙某。2014年8月,陈桥派出所原所长陈西楼、继任所长花红、副所长郑健、辅警苏婷婷和宋莹莹被采取强制措施。
问题探究
所长称办事因碍于情面
针对这起由央视曝光的案件,公安部通报称,不法分子钻了少数基层单位监管不力,以及办理户口尚未实现全国联网实时监控的空子,警方内部也存在害群之马和腐败现象。
问题是如何造成的?陈西楼等公安人员在供述中有所表述。陈西楼说,有些通过熟人介绍的,其碍于情面帮他们办了,“他们只是请请客送些烟酒没给钱”。花红、郑健均表示,辖区内存在常住人口没有照片信息的情况,对于没有一代证照片的,派出所审核时无法确认,需要村里出具的带有本人照片的介绍信。
辅警苏婷婷回忆说,当时陈福常带着人来办,没有村委会的证明和本人照片,她和宋莹莹向所长花红汇报过。“花所长说他是村里的代办员,可以直接给他办。”苏婷婷说,为陈福常违规办理的事所长花红知道,她说了陈福常带的手续不符合规定,“但所长没讲不要给他办的话”。
辅警宋莹莹说,陈福常到派出所给人办户籍、二代身份证,花红安排过,“说如果是陈福常来办理,就直接给他办”,她称在办理过程中没有收过财物或接受过吃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