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清风正气 促和谐发展——秀屿区创新载体引导民风向上向善
今年国庆节,福鼎籍南日岛某部战士郭小安迎娶东庄镇司法所女工郑玲双,没有一分钱聘金。去年七夕,两人通过东庄镇举办的相亲大会相识,走到一起。外地人不花一分钱,在东庄娶媳妇,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东庄镇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外经商,不少莆商在外打拼多年,事业有成。往年比聘金、比红包、比车子、比宴席,如今比公益、比贡献,我们镇每个村都有慈善基金会。连续举办5届以‘倡导移风易俗,反对高价聘金’为主题的相亲大会,提出‘聘金不是身价,婚姻不是买卖’的口号,引导广大青年更新婚嫁观念,有效遏制了‘百万新娘’现象蔓延。”东庄镇党委书记黄少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在东庄4年的工作,令他倍有成就感的就是移风易俗的成效。
秀屿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察局局长林建在移风易俗方面同样有满满的成就感。他告诉记者,自2012年我市开展以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活动以来,5年间,秀屿区移风易俗活动成效凸显,通过建平台、造氛围、扬家风、定规矩、重引导、抓惩处等“六位一体”的方式,一年接着一年推,一项连着一项治,全区逐渐形成“不在铺张浪费上搞攀比,而在兴办公益事业上比贡献”的浓厚氛围,捐资办学、修桥铺路、扶贫帮困等良好社会风气深入人心。2015年全区筹集各类公益资金8500多万元,比增36.8%;2016年筹集1.2亿多元,比增41.1%,逐年上升。
连日来,记者在秀屿区采访中感受到,这个昔日存在比阔斗富、铺张浪费现象的沿海“界外底”,如今已是民风清朗、从善如流、文明和谐的美丽海滨新区。近年来,秀屿区持续开展“正党风、扬家风、淳民风”系列活动,涵养良好的社会风气。据秀屿区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林智华介绍,该区纪委将廉政文化元素融入市政公园,使广大干部群众在游览中受到心灵的洗礼;月塘镇修订编写《郭氏族谱》,谱写家训家风,弘扬传统美德;东庄镇在妈祖文化交流中心公园内建成一条家风家训长廊,涉及全镇代表性的23个姓氏,内容涵盖姓氏起源、家规家训、名言警句等内容,教化激励后人;东峤镇挖掘珠江革命遗址等红色资源,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挥正面典型的激励作用,让参观的干部群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埭头镇利用蚶山书院这一国学平台,每月组织开展“经典家规家训诵读”等活动,邀请名师为各校中小学生讲课,在埭头市民休闲公园设置“传家训、正家风”宣传长廊,建造传统家训书画馆,打造寓教于乐的廉政教育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基地;笏石镇28个村(居)均成立移风易俗宣传队,编唱移风易俗宣传快板,纠正不良陋习。
该区各镇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进一步完善内容,提倡移风易俗,不铺张浪费,不大操大办,多办公益事业;提倡婚姻平等自由,抵制高价聘金。月塘镇东潘村指导村老协会制定村规民约,切实让婚礼聘金回归理性。
宣传、计生等部门举办文艺展演、诗歌朗诵、短信图片有奖征集等活动,倡导文明新风。该区近3年来共开展活动160多场次,受教育群众达20多万人;并督促、指导各镇、村(居),围绕各自特色,常态化开展评选最美人物、表彰“五好”家庭等评优评先活动,设立善行义举榜,弘扬文明新风。东庄镇召开2017年新春乡亲恳谈会暨“最美人物”表彰大会,向与会的150多名回乡企业家发起“亲清政商,从我做起”“勤俭节约,从我做起”等39个文明倡导,并表彰了“十大系列”共178名最美人物。月塘镇建立完善“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五星评比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积极开展“十佳尊老爱幼好媳妇”“十佳婚育新风好家庭”“十佳乐善好施好榜样”“十佳敦亲睦邻好村民”等评选活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以来,秀屿区开展“扬清风正气、比担当作为、促和谐发展”活动。该活动聚焦党风、政风、民风、社风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开展文明乡风培育行动、亲清政商关系、群众利益维护、机关效能推进行动等十大专项行动,进一步端正党风政风、净化社风民风,逐步形成人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
今年8月,秀屿区委召开了学习廖俊波同志为民勤作为暨全区作风建设推进会,听取十大专项行动责任单位作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对“扬清风正气、比担当作为、促和谐发展”活动进行专题推进,督促各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对标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担当有为、履职尽责,推进该区民风社风向上向善。
我市开展移风易俗活动5年来,秀屿区委、区政府始终将其作为精神文明中心工作来抓,专门出台文件,强化组织保障,领导垂范,党员表率,引导民风向上向善,形成了部门联动搭平台、老人协会唱主角、名人富人带好头、广大群众齐参与的生动局面,取得了移风易俗深入人心、热心公益比学赶超、报效桑梓蔚然成风、文明风尚逐步形成的良好成效。(记者 刘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