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换新颜 莆田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验

湄洲日报   2017-10-18 08:44

  10月13日一早,城厢区灵川镇径里村年逾六旬的村民陈瑞金约了几位邻居,来到径里水库环库步行道散步。陈瑞金在径里村当了一辈子农民,去年10月,住进了村里的“幸福家园”——宽敞的楼房。推开新房的窗户,就能看见径里水库,她高兴地说:“没想到,我老了还能享受到和市民一样的惬意生活。”

  图为径里村环库区改造新貌(记者 蔡昊 摄)

  径里村北依壶公山脉,南临径里水库,是典型的沿海山区村,也是个库区移民村。总人口3000多人,其中库区移民1800多人,村民以种植粮食、果树为主要营生。

  “现在的生活,比起以前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走进陈瑞金家,一栋3层半的“小洋楼”里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收拾得干干净净。她告诉笔者,2年前,她家还生活在土坯房里,一家人在仅有的1亩地里种花生,2个儿子和儿媳都外出务工。借助“幸福家园”危房改造的有利时机,她家领到危房户补助款,加上积蓄和亲友的帮助,按照村里统一规划,建起了总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的楼房。“有了这样的新房,我很满足了!”陈瑞金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入住“幸福家园”的村民陈志强指着不远处对笔者说:“那块地就是我家以前的宅基地,房子年久失修,破损严重,每逢台风暴雨,全家都要转移。现在,再大的风雨我们都可以高枕无忧了!”

  与陈瑞金、陈志强一样,径里村60多户群众入住“幸福家园”,极大改善了居住条件。走进“幸福家园”新建区,只见一幢幢新房鳞次栉比,垃圾桶箱整齐划一,下水管道遁地潜行,农家院落特色凸显,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美的新景观。

  据径里村党支部书记孙国平介绍,2年前,环径里水库有不少土坯房,环境脏乱差,随处是垃圾,蚊蝇到处飞,畜禽粪便直接排入水库。2015年,该村被列为省级美丽乡村“百村示范”创建村、省级库区移民村庄综合整治试点村、省级造福工程百户示范点、市级第三批“幸福家园”建设试点。按照统一规划建设60多幢具有乡村特色的农家别墅,并实施小区绿化、道路硬化亮化、公共厕所配套等工程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建设的休闲广场也投入使用,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健身场所,村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村庄旧貌换新颜。

  村委会主任王仙发告诉笔者,村里正依托“一湖一谷,一渠七溪”的山水格局,打造以径里水库为中心,集农业观光、农事体验、垂钓登山、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亲水宜居宜游生态园,形成乡村生态旅游点,带动村民致富。目前,亲水设施、木栈道等已完工,观景桥等设施正在建设中。

  孙国平接过话茬说:“灵川到华亭的灵华公路即将开工,隧道打通后,我们村距离莆田城区不到10公里,将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城市后花园。”易振环陈金楷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平潭多点发力推进残疾人文体事业发展
  • 平潭推出就医费用报销“一件事”集成服务
  • 平潭绘就国际旅游岛发展新图景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