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退役老兵陈大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我脑海中永远记得

平潭网   2019-10-22 10:40

  身着军装,他是守家卫国的军人,褪去军装,他是自强不息的老兵。几十年来,不管任何岗位,他依旧不忘初心,牢记军人本色与使命,他就是退伍老兵陈大明。

“第一次穿上军装,心里特别高兴”

  若不是头上布满银丝,很难想象面前站着的是一位耄耄老人。笔直的脊骨、饱满的精气神,这位老者俨然还是一副军人风貌。

  身着戎装,他和新中国共成长。1950年,19岁的陈大明入伍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那时我读初二,得到部队征兵消息后,感到热血沸腾,”陈大明回忆,因怕家里担忧,他瞒着家人,带动班里20多人一起报名参军。

  “1951年1月我穿上军装,心里特别高兴,那时我发誓,我一定要听党的话,把革命搞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说到第一次穿军装心情时,陈大明记忆犹新。

鱼水深情,从“死人堆”里被救出来

  在参军生涯中,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南日岛战役。“我是从‘死人堆’里被救出来。”陈大明回忆,1952年10月11日凌晨,国民党拼凑一个加强师的兵力,在海、陆、空军的配合下进犯莆田县南日岛。

  我军驻南日岛的守岛部队奋力抵抗,但因寡不敌众,前沿防守阵地已被国民党军队占领。在这危急的情况下,时任部队副班长的陈大明随营运送陆军增援部队登陆南日岛。

  为确保后续增援部队顺利登岸,陈大明和战士们涉过肚脐深的海水抢滩登岸,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杀出一条血路,占领了滩头阵地。

  战斗持续了一整夜。第二天凌晨,我军发起猛烈进攻,从敌军手里又夺回一个阵地,并连续击退敌军的4次炮火轰击。在战斗过程中,陈大明的右腿有四处被弹片击中,血流不止。

  “当时感觉裤子破了,伤口流血,脚提不上劲,人都走不动了。”陈大明说。幸运的是,后来他被我军部队从“死人堆”里救出来,但最终因流血过多昏迷倒地。当地东岱村的一对婆媳冒着生命危险,将昏迷的陈大明扶起来并藏在南日镇东岱村里小庙和渔楼(民房)。

  “我当时还有一点知觉,但是嘴都张不开,她们用打火石铁片撬开了我的嘴,给我喂了地瓜汤。”陈大明说,她们是我的救命恩人。

女儿评价:为这样的爸爸感到骄傲自豪

  清醒后的陈大明被老百姓轮流抬回福清,回归部队进行救治。

  “那时医院医疗机械较简陋,肩膀和腿上的子弹被挖了出来,但还有几片弹片取不出来,疼了很多年,它已经成了我身体一部分。”老人脱下衣服,露出身上多处的弹痕,即使过了几十年,痕迹依然清晰可见。

  “爸爸由于身上的伤经常翻来覆去睡不着,但他从来不抱怨,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为这样的爸爸感到骄傲自豪。”其女儿陈瑞钦评价道。

陈大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我脑海中永远记得

  峥嵘岁月里的磨炼,把军人的责任感深深地融进了陈大明的骨子里。退役后,陈大明在当时的凤美等乡镇担任文书职务。1957年,陈大明身体好转,便主动要求组织安排自己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几十年间,陈大明相继担任了国彩乡党支部书记、流水公社党委组织委员等职务,期间还帮助不少乡村邻里。1972年,大练岛生产队长杨大哥因家中穷苦没法过冬,陈大明听闻后,让老伴拿了十几件衣物送给他们,而这样的“小事”还有很多。

  在部队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退役后先后被评为县先进工作者12次、福建省“五一”奖章获得者......陈大明家中所有的奖章与荣誉,就是他牢记军人使命与初心的最好见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我脑海中永远记得。”陈大明笑着指了指自己的脑袋。退休后,“闲不住”的陈大明还加入了红山社区老人协会,帮助社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组织社区老人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党指向哪里,我就在哪里。”陈大明说。(林爱玲)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紧抓快干,交出重点项目建设“福建答卷”
  • 前4个月福建对欧盟进出口值创同期历史新高
  • 首批“青年非遗视频创作哺育行动”哺育名录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