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高考状元经验传授 谁都可能成为”学霸“
交流会现场
交流会后同学们围着王洁(左一)询问学习问题。
“‘学霸’拿高分似乎轻而易举,我向来十分仰慕。没想到他们也曾有过学习的困惑和低谷。看来只要用对了方法,并持之以恒,谁都有可能成为‘学霸’。”南平市高级中学高二学生官茹月说,在听了“学霸·良师” 面对面交流会后自己深受启发。
8月24日,由工商银行南平分行、大武夷新闻网、闽北日报教育周刊联合举办的“学霸·良师”面对面交流会在闽北日报社举行,交流会吸引了包括闽北日报小记者在内的中小学生、教师、家长等共计360多人参加。主讲者是今年高考中取得骄人战绩的闽北高考文理科状元孙先成和王洁以及他们的班主任。
善于总结经验 不沉溺于失败
在王洁分享的多项学习秘笈中,有一项是这样写的:“胜不骄,败不馁,成绩的好与坏都不应成为你不努力的理由。”在常人眼里,优等生的学习道路总是伴随着鲜花和掌声。其实不然,高二上学期,王洁心存优越感,学习开始松懈。语文成绩一直排在年段15名以内的她,下滑到120名,几次大考也发挥失常。与许多考生一样,那时的王洁也终日沉溺在气馁和焦虑中。成绩的巨大波动引起了班主任何积仰的注意,他主动找到王洁淡心,使她意识到,过分的患得患失不过是浪费时间。王洁立即调整情绪,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完善自我。很快,王洁又再度坐回高分席位。这一次“咸鱼翻身”的教训,令王洁重拾信心,学习不敢再有丝毫怠慢。
王洁还有一个高分诀窍就是善于记笔记。在交流会现场,王洁向大学展示了自己高中三年书写的18本课堂笔记,字迹娟秀,主次清晰,还用各色彩笔标注出重点难点。王洁指出笔记书写的重要性:“课堂上的知识没有及时消化,课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弥补。所以上课一定要紧跟老师思路,认真做笔记,标注出重点。这样复习起来就能事倍功半。”
学习在于日常积累 不以刷题为乐
文科状元孙先成今年高考以664分名列了南平市文科第一名,目前,被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孙先成认为写作一味地秀花哨的词汇,套用范文模版,是十分落伍的方式。孙先成认为,与数学一样,议论文写作同样是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既要有思想的深度,又不失思维的宽度。他习惯在日常阅读时随身带着笔记本,专门收集各类新闻素材,名人名言和专业术语解析,这就是他的“素材资料库”。孙先成说:“每到写作时,许多同学都无从下手,急于在有限的记忆中搜索各种可以套用的信息。如果注重日常积累,临场发挥时自然思路清晰,信手拈来。”
高级中学的高二学生刘巧道出了自己的苦恼。在完成作业后,她总是难以自控,借口劳逸结合,给自己玩游戏、看手机找说词。孙先成告诉在场的同学,“学霸”没有捷径,学习也必定是枯燥和艰苦的。然而,孙先成绝非常人眼里的书呆子,优质“学霸”从不开夜车“刷题”,偶尔也会给自己找乐子。孙先成建议同学们可以将娱乐融入学习,比如英文学习中,可以适度地看英文电影,阅读英文书报,听英文歌。既能放松,又可以让自己的成绩有所提升,一举两得。
家校携手 营造宽松学习环境
家长陈由朋在现场互动问答环节,提出了许多家长都共有的疑问。优等生的家长是否会督促孩子学习呢?顺昌一中的何积仰老师指出,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一定要松弛有度,关心却不要过分关注,多鼓励,少责骂。在家现场调查中我们发现,每天被家长批评两次以上的学生大有人在。何老师认为,初高中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家长的数落和施压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负担,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存在思想波动时,家长可以多与老师沟通,让老师旁敲侧击地加以引导。
延平区实小五年(4)班的魏明同学向“学霸”导师们发问:自己巩固课堂所学采用的是题海战术,可发现收效甚微。建瓯一中的化学老师李力并不提倡这种“撒网式”学习。他建议同学们巩固基础,量力而行。首先向老师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有针对性地攻克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习题,再逐步加深难度。过高的目标,只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失去学习的兴趣。
两位老师在教学中也总结出了“学霸”身上的闪光点:学习有条理、有计划;执行力强;主动性和自我约束力强;良好的心态。此外,也提醒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牢记“日清、周综、月结”,不放过细节和疑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讲求高效的学习方法,并持之以恒,谁都有成为“学霸”的可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