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沙江家家户户弄海忙 多样化养殖走出增收之路
宁德霞浦县沙江镇,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渔乡。11.3万亩的海域,让这里成为了物产丰饶的“大牧场”。
近年来,沙江镇立足传统渔业优势,大力发展多样化养殖,引进规范、科学的养殖方式,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同时兼顾山地资源开发,种植果蔬,拓宽渔民增收之路。2013年,沙江镇全年工农业总产值突破十亿元。
家家户户弄海忙
若是游走在沙江镇沿海的村庄里,随处可见渔网、鱼竿和麻绳等渔具,就连空气中都带着些许大海的腥咸味。而那些连幢的崭新屋舍,齐备的家用电器则是村民们红火日子的最好诠释。
48岁的张喜明是沙江镇沙江村的一位普通渔民。和村里多数人一样,张喜明主要养殖海带和海蛎。5亩海域,是他十多年来反复耕耘的所在。“我在海上讨生活有30多年了。要说真正过上像样的日子还得是近十年以来。海带、海蛎都不愁卖,且价格合适,一年挣个五六万元不是问题。”张喜明笑着说。
今年,张喜明所养殖的海带收成达10吨,可创收5万多元。9月开始,他又准备养殖海蛎。虽然海蛎的效益不如海带,但也可创收约3万元。“海带和海蛎交替养殖,一年到头闲不下来。销路好,效益高,这干劲也足。”张喜明说。
据了解,沙江镇有着国家级海带、紫菜养殖示范基地,拥有海带养殖面积1.9万亩,紫菜养殖面积1.6万亩。此外,还有对虾、大黄鱼、弹涂鱼、鲍鱼、海参等十多类养殖品种。可以说,水产养殖是沙江镇渔民发家致富的最大助力。
产业化经营显活力
农业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工厂化养殖模式……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由粗放朝集约发展,时至今日,沙江镇的海洋渔业产业逐步走向了产业化经营,形成了从育苗、养殖、加工到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单干时,一遇到灾害天气就措手不及,应付不来。后来,以合作社形式联成集体,成员间互帮互助,互通有无,不仅养殖更加规范,销路也愈加宽广了。”沙江镇涵江村的颍太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隆成说。自2012年成立以来,该合作社已发展社员30多人,主要经营海带、紫菜和海蛎等产品,每年可分红约10万元。
随着养殖产业日渐成熟,沙江的加工型企业也逐年增多。作为当地规模较大的海带加工企业,霞浦县振峰农业每年可加工干海带7000多吨,腌制海带6000多吨,产品销往天津、程度、沈阳等地,带动了百来户农户增收。“养殖多,还需要提升附加值,拓展销路。这样才有更多的实惠。”振峰农业负责人苏灵康说。
事实上,沙江如今已不只是“海上鱼儿跳”,也有“山上果满枝”,种养结合,多样发展,这是沙江镇正积极探索发展的新方向。这片海上“牧场”将迎来更为嘹亮的丰歌。 □苏晶晶黄光亮陈清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