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福建 > 宁德 > 宁德新闻 > 正文

周宁禾溪村:古朴禾溪入画来

2014-02-26 16:28 来源:宁德网 0

周宁禾溪村:古朴禾溪入画来

  古朴的廊桥、高耸的炮楼、沧桑的古民居……2月22日,笔者慕名走进禾溪村。禾溪村天生古朴静谧的气质,让初识它的人不禁迷离,分不清是梦境还是现实。

  近年来,在一批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努力下,禾溪村的木拱廊桥被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古村禾溪被认定公布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因此,禾溪村渐渐为人所知,它的神秘面纱也被慢慢揭开。

古朴田园静谧百年

  走进禾溪,那条横卧于潺潺溪水之上的廊桥——“三仙桥”,立即映入眼帘。古朴、典雅、斑驳的廊桥穿越百年风雨,屹立不倒。据记载,“三仙桥”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为我国已知现存建造时间最古老的木拱廊桥。廊桥内供奉着三位仙姑,是村民和溪中鲤鱼的保护神。

  禾溪村位于周宁县纯池镇西北部,距县城35公里,村内常住居民200余人。村子沿溪而建,村民临水而居。溪畔上黄墙黑瓦的古屋错落有致,匠心独具。古屋雕花的马头墙,高耸俊美,墙尖塑着冲天而起的跃鱼和飞龙,寓含“鲤鱼跃龙门”的吉祥之意。

  据记载,禾溪村的许氏家族于唐宣宗大中年间,因御史刘姑司陷害,于公元855年迁至政和县,其后裔子孙辗转至此落脚安家。许氏后人曾富甲一方,其中一位大地主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在村里建有防御外敌的炮楼。炮楼由黏土筑成,位于村子的半山腰上,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而今,留守村中的老一辈禾溪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种植水稻、茶叶、锥栗、毛竹等,过着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生活。廊桥下、村落里满头银发的老人或坐在充满古韵的土墙旁,或倚在廊桥中的美人靠上,安详而从容。在当今快节奏的文化生活中,历经千年沧桑的禾溪村依旧是如此地质朴、宁静。

倾情呵护美名纷至

  清澈的溪水穿村而过,溪中的鲤鱼灵动可人。它们闻声而聚,嬉戏抢食,毫不惧人。村里的祖辈们曾立下规矩,要在小溪中放养鲤鱼,并制定了严禁捕捞和伤害鲤鱼的村规民约。数百年来村民们沿守着爱鱼、护鱼的规定,代代相传,延续至今。“现在,这里最重的鱼已达20公斤。”禾溪村主任许妙良说。

  横跨溪流两岸的三仙桥,不仅是村民沟通往来的必经之道,还有遮风挡雨的功能,成为村民议事、休闲、粘贴布告的重要场所。几百年来,廊桥为村民们带来了无数便利,村民亦对廊桥爱护有加。据许氏家谱记载,三仙桥于1917年重新大修并加宽了桥身。

  “解放后,村里筹资筹劳对廊桥桥顶破损瓦片和桥面腐朽木板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维修。”村中长者介绍,廊桥是木质结构木拱廊屋桥,火患难防,三仙桥得益于村民的保护才留存至今。

  禾溪村地处僻壤,缺少石料,最初的先民来到这里,为了生存,就地取材,把松散、柔软的黄泥土凝聚起来,筑起坚固的墙体,而后上梁、盖瓦,成了土屋。土屋盖在山地里,一式的土墙黛瓦,且横竖有序,簇拥成群,成为村中的独特风景。

  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潮的兴起,村民纷纷外出,留在家中建造砖房的人甚少,这样古民居得到较好保存。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民居,去年,村里规划出一片40亩的土地,提供给需要建造新房的村民。

  匆匆流逝的光阴,改变了沧海桑田,但却使这座古村愈显静谧和厚重。2008年,禾溪三仙桥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被列入周宁县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在文物保护工作者郑勇等人的长期调查研究整理下,三仙桥被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古村禾溪被认定公布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保护发展重放光彩

  “一花一木,一街一屋,浑然如画。”走进禾溪的游客纷纷感叹,多情的画家、学者、诗人更是被禾溪的静谧深深吸引。2013年8月,福建省画家协会5名画家入住禾溪,在村中作画9天,创作高质量作品40多幅。临走时,画家们建议,希望村中的食宿设施能更加完善,以方便游客。

  朴素热情的村民,看着不远千里慕名而来的游客,心中充满自豪,同时,他们也认识到农村的不足,想尽自己的努力,为远道而来的客人提供舒适的服务。

  正月初六,周宁县乡领导、乡贤、村民、文物工作者齐聚,召开中国传统村落禾溪村保护与发展会议,会议决定成立禾溪村保护与发展管理委员会,并审议通过了编制禾溪村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举办禾溪村国民小学农耕博物馆、对禾溪村进行环境整治、美化绿化乡村环境、增设旅馆等规划。

  目前,禾溪村保护与开发工作已经展开,环境整治工作正在进行,农耕博物馆文物已收集整理妥当。“通过保护与开发,可以更好地保护古村落,更有利我村的长远发展。”禾溪村主任兼管委会主任许妙良说。

  为了让更多人感受禾溪村的人文与自然环境,近年来,周宁文物保护工作者多方联系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南京大学等相关学校和团体,与禾溪村建立美术写生、传统建筑研究、人类学研究等定点实习创作基地,通过写生、研究、创作等,逐步让禾溪走进公众的视野,绽放其沉默已久的光辉。(许孙月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寿宁芹洋乡:脐橙产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下一条:霞浦整治水源地 保障饮用水安全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