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无主车辆待认领 交管:公示三月后将被强制切割
无主车辆被市民戏称“僵尸车,”“僵尸车”长期无人使用维护,落满灰尘,破烂不堪,常常让市民烦恼,令小区管理者头痛。近日,记者走访宁德市区蕉城北路、鹤峰北路、东湖路、天湖路等地,调查城区街头和小区的“僵尸车”存在现状,并向主管部门了解“僵尸车”的处理方法。
蕉城北路新佳坡步行街停放的废旧轿车
“僵尸车”真不少
记者走访了城区多地,发现“僵尸车”的现象较为普遍,尤其集中在旧城区。在蕉城北路的新佳坡步行街一带就停放着4辆“僵尸车”,鹤峰路、天湖路等街头和小区也是屡见不鲜。
在鹤峰北路的某路段,停放着一辆无牌照的绿色轿车,车身沾染着灰尘和落叶,部分零配件已损坏,显得尤为破落。“这辆车在这停了大概一年了,没见人来认领,又正对着我的店门,特别显堵。”在这辆车附近经营五金的店主陈先生无奈地说。
而在东湖路的一个小区内,记者看到一幢居民楼的停车库内随意停放着多辆布满灰尘,不辨本来面目的摩托车和自行车,而其它幢的居民楼车库也或多或少停放着这类车辆。小区的保安表示,小区内的废旧车辆主要以摩托车和自行车为主,长期占据着车库的停车位。因无法联系上车主,只能任其停放。
小区也曾贴过告示,希望居民认领或告知车主信息,但收效甚微。“小区车库本就容量小,这些长期占位的车无法处理,越积越多,导致其他居民的利益受损,也不知道哪个部门能管管。”小区保安说道。
“僵尸车”成因多
采访中,一名交警告诉记者,城区“僵尸车”现象确实较为普遍,而这些“僵尸车”不仅有损市容,还长期占据着交通公共资源,影响消极,而其成因则有多方面。
有部分带牌照的遗弃车辆因存在交通违规未处理、未按期进行车辆检测等问题,久而久之,要处理就十分麻烦,车主便会遗弃老旧车辆。而有些车辆到了报废期限或接近报废期限,车主无意维修或办理报废手续,便随处停靠。还有的则因车主自身某些原因长期无法使用车辆,使之被闲置。另外,买了二手车却没有及时过户,经济纠纷等因素也是“僵尸车”的主要成因。
街头“僵尸车”可整治
针对城区“僵尸车”如何处理的问题,市城区交通管理大队负责人表示,2013年底,交管部门专门开展了一次整治行动,处理“僵尸车”40余辆。主要处理方法为,将被弃街头、长期闲置的车辆拖走,并尽可能详细地登记停靠地、车辆颜色、车牌号等信息,在媒体上进行公示,希望车主能够自行认领。三个月后,若仍属无主车辆,则直接进行强制切割拆除。但是,针对小区内部的废旧遗弃车辆,因相关法规条例限制,交管部门则无权处理。
市民若发现街头有“僵尸车”,可向交管部门反映,交管部门视情况进行处理。(见习记者 苏晶晶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