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福建 > 宁德 > 宁德新闻 > 正文

宁德民营企业挑起经济发展大梁 不断完善产业配套

2014-02-08 11:21 来源:宁德网 0

  从“配角”到“主角”,从“跑龙套”到“挑大梁”……近年来,宁德市民营企业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异军突起。到如今,已当之无愧地挑起了宁德经济发展的大梁。

  新春伊始,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话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今天,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宁德市民营企业创新创业大会,这将为我市民营企业下一阶段的发展指明方向。可以预见,在新起点上,宁德市民营经济发展将掀开新的篇章。

聚焦民企之关键词

  在中国的版图上,位于海西东北翼的宁德虽然是个小地方,名声却很响。

  这里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中小型电机电器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中小型电机之都”,中国每出口三台中小电机,就有一台“福安制造”;这里是“中国大黄鱼之乡”,大黄鱼产量占全国70%以上;这里是“中国化油器名城”,化油器产品雄锯全国市场半壁江山;这里还是“中国茶叶之乡”、“海西药城”、“中国太子参之乡”、“中国食用菌之都”……

  在如何把产业做大、企业做强、品牌打响的探索中,宁德的民营经济实现了一次次的跨越发展。让我们从几个关键词中,搜寻宁德民营经济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发展
宁德经济民企挑大梁

  被形象地形容为“百姓经济”的民营经济,从一个个普通老百姓白手起家走起,一步步艰苦创业奋战于商海横流,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

  据统计,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313亿元,增加值564亿元,增速连续九年保持全省设区市第一。这份成绩来之不易,而立下“战功”的“大功臣”——民营经济更是不可小觑。在这2313亿元的总产值中,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达1164家,全年完成工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占了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九成以上。

  都说数字是实力最真实的反映,除了一串串傲人的数据之外,民营企业创造出的一张张撼动人心的名片也是最好的说明。

  “中国中小型电机之都”、“中国按摩保健器具生产/出口基地”、“中国化油器名城”、“中国茶叶之乡”、“中国食用菌之都”、“中国太子参之乡”……正是这一张张“国”字号名片,为我们的城市潇洒抛出了“特色牌”。

民营企业抬起“龙头”

  经过多年的发展,民营经济中的主导产业正在壮大,全市初步形成了电机电器、食品、新能源、船舶修造、建材、生物医药、化工、冶金、皮塑、新材料等10多个重点产业为主要支撑的工业产业体系。截至2013年11月底,电机电器、冶金产业实现规模以上产值超500亿元,食品加工、合成革产业实现规模以上产值超过200亿,全市亿元以上工业企业达到了457家。

  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龙头带动日益增强。中聚天冠(福建)燃料乙醇、益联远大、东部呼叫中心中国·声立方、宁德新能源、鼎信镍合金、联德镍合金等一批龙头企业项目的相继开工建设,都成为了经济总量快速扩充的“坚强后盾”。截至日前,全市民营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2件。

  据统计,民企对接项目总投资突破1500亿元,2013年新对接民企项目127个、总投资494亿元;全市纳入省跟踪管理的民企项目达到350个,总投资1567.5亿元。

关键词:环境
系列扶持政策密集出台

  “我们的企业发展得快,得益于政策好!”日前,民营企业家、祥全35万吨轧钢生产线技改项目负责人陈祥铃这样总结企业发展的原因。

  祥全35万吨轧钢生产线技改项目总投资2.3亿元,年用电量超2亿度,产值达20亿元,年可创税3000多万元。而轧钢厂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投产运营,负责人陈祥铃连声赞叹,这完全得益于政府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助力发展的“大暖巢”。

  祥全轧钢厂只是宁德市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宁德市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犹如一棵棵参天大树,为民营企业撑起了“乘凉大伞”。电机电器、冶金新材料等产业发展规划先后制定,《关于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扶持工业龙头骨干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不仅成为了产业集聚发展的引领航标,还在资金、政策、用地、人才、品牌等各个层面,对民营企业伸出了“援手”,推动着民营经济做大做强。

  据统计,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全市财政共投入扶持企业资金1.77亿元,积极落实稳增长调结构的一系列政策;兑现工贸企业“即征即奖”资金1.51亿元,促进工贸企业“减负”政策有效落实;统筹安排2000万元,构建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公共平台,在全省率先开展“助保贷”、“成长贷”业务,发行中小企业集优票据2.8亿元,解企业资金之困;全市投入科技专项经费6100万元,扶持带动项目120项;争取国家、省级科技项目62项,获扶持经费5600万元,给力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产业升级。

产业配套不断完善

  与此同时,宁德市还在城市建设、园区规划、交通通信、物流仓储等产业配套等方面夯实民营经济发展基础。宁德市不断加快交通、通讯、仓储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产业集中区时,同步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发散式物流,形成产业集聚与物流基础配套发展,降低产业集群物流成本。坚持产业集群与服务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商品、信息集散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形成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新格局。

  目前,全市还规划面积1000亩以上工业园区41个,总规划面积60.78万亩,现已开发13.9万亩,累计入驻规上民营企业700多家,让他们从容“扩军”增后劲。

找政府办事方便快捷

  在硬件设施不断得到完善的同时,企业家们也明显地感觉到,近年来到政府办事越来越方便了。而这,则主要归功于我市对于发展软环境的建设。

  为了给企业家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宁德市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容缺预审”、“并联会审”等方式,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严禁巧立名目乱收费;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行政效能建设,不断增强公务人员的公仆意识、廉政意识、效率意识和创新意识;改革办事流程,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办事限时制,为产业集群发展营造宽松良好的软环境。

  “行政服务中心为我启动了‘绿色通道’,特事特办,真没想到,原来法定时限需要15个工作日才能办好的事情,中心2个多小时就办好了,我真的非常感动!”说起政府的办事速度,一次办证经历,让福建万宇租赁有限公司的行政部经理林滇凯至今记忆犹新。

关键词:展望
新起点培育“新龙头”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9%以上;完成工业投资43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这是2014年全市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由此,作为重要领军的民营企业,首当其冲迎来了新的挑战。

  龙头带动发展,电机电器产业、冶金新材料产业、能源产业“三巨头”的发展自然备受关注。在电机电器产业上,宁德市将鼓励力源、银嘉、亚南、安波等重点电机企业做优做强,重点推进福安新能源客车混合动力总成、狮虎能源科技数码变频汽油发电机组、福鼎京科化油器超低温启动化油器及电喷化油器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培育一批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龙头,力争电机电器行业产值突破700亿元。

  与电机电器产业并肩的冶金新材料产业,将以以鼎信、联德为龙头,拓展延伸发展冷轧、不锈钢制品等下游精加工产业,重点推进广东宏旺、浙江甬金冷轧不锈钢板和浦众钢铁不锈钢冷轧制品等下游产业项目前期,力争冶金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700亿元。

  紧随其后的能源产业,将加快推进宁德新能源科技二期2.6亿只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天冠燃料乙醇等重点能源项目建设,加快浙北-福州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220kV寿宁黄眉山变、柘荣柳城变、蕉城新厝变和110kV福安铁湖变、屏南长桥变等电网重点项目建设,构建坚强电网保障。同时,重点扶持大企业大集团,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强强联合、改制上市,加速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龙头骨干企业,加快船舶、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酝酿新一轮转型升级

  在培育龙头企业的同时,宁德市也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华丽转身”做好了准备。2014年,宁德市将组织实施市级重点技改项目100项以上,推荐列入全省重点技改项目50项以上;力争全市全年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95亿元以上。建立健全技改项目储备机制,市级建立千亿项目储备库,将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在建项目以及2014年可开工建设的技改项目纳入市级技改项目储备库,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尽快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宁德市将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海洋高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我市电机电器、冶金新材料及深加工、生物医药产业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和转型企业。组织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力争到2014年底,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100亿元,培育产值超4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3家以上,产值超5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8家以上。

  宁德市还将在抓好改革服务上再下一番功夫。市委、市政府决定两年内实现所有县(市、区)项目基本上不再由市里审批;经贸系统将进一步改革办事流程,简化程序,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办事限时制,力争成为全省行政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的部门之一。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宁德商人巨款被骗 从法院“取回”3430万
下一条:宁德司机高速路旁停车呼呼大睡 民警呼吁小心驾驶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