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武平县林凤英照顾瘫痪丈夫14年:他好好的我就开心
“无论是顺境或是逆境、富裕或贫穷、健康或疾病、快乐或忧愁,我将永远珍惜你、尊重你,不离不弃、牵手一生……”这段经典的结婚誓词,总能给人以震撼心灵的感动,但要真正做到,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然而,家住龙岩武平县武东乡袁上村今年51岁的林凤英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与丈夫“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挚爱深情。
4月13日早晨5点,林凤英就起床了,她一边烧火做饭,一边洗衣服,随后把醒来的丈夫费劲地扶在椅子上坐好,给他擦手擦脸,喂他喝水吃饭,帮他解手。伺候完丈夫,她简简单单地吃了点饭,就到村里的建筑工地打零工,赚几十块钱贴补家用。
2001年初的一天中午,比林凤英大5岁的丈夫突发脑溢血,在县医院住院40多天后,命虽然保住了,却从此落下了失语和瘫痪的后遗症。当时,林凤英的女儿19岁,为了帮助家里减轻负担,女儿独自出门到外地打工去了,而儿子才14岁,还在上初中。
为了方便照顾丈夫,林凤英常年都和瘫痪丈夫同床共枕,每天夜里都得起来四五次为丈夫换尿布,十几年如一日。丈夫生病后,不但瘫痪失语,而且还患上了癫痫病,时不时就会发作,有时发作时躺在地板上,林凤英一个人扶不起丈夫,只好请邻居来帮忙。
凭着多年来对丈夫的细心照顾,林凤英和丈夫有了一种心灵感应:“他嘴里咿咿呜呜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不是想翻身,就是想解大小便或是要喝水。”以前,林凤英每天都要搀扶着丈夫到房子四周走走。这两年来,由于丈夫越来越重,有130多斤,加上她自己的身体也比较虚弱,所以林凤英就很少搀扶丈夫到周边走走了。但她每天依然要给丈夫擦洗身子,吃力地每天来回五六次将丈夫搀扶到椅子上坐。
自丈夫瘫痪后,林凤英是家里家外的重担“一肩挑”,虽然家里就自己一个劳力,但她耕种了5亩多地,当别人还在睡梦中时,她就已经在地里忙活了。如今的她,犁田、播种、插秧、收割等活样样在行。林凤英自己没有牛,她就采用换人工的办法和别人换牛犁地。然而,仅靠种地赚钱维持家里的开支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农闲时林凤英四处找活干。她说:“我给盖房的人家挑过砖,帮人上山砍过毛竹……只要能赚到钱,我不怕苦,什么活都做。”
林凤英说,丈夫有个习惯,每天都得洗脚,不洗脚他就不睡觉。劳累了一天,回家后又得忙着照顾丈夫,帮丈夫洗脚擦身、按摩腿脚,每天都要忙到很晚,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已有十多个年头了,但不管日子多苦,只要面对丈夫,林凤英总是脸带笑容,毫无怨言。她说:“他每天不是躺在床上,就是坐在椅子上,够让他难受了,所以我要尽量让他有个好心情。”
如今,女儿已经成家立业,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县城有了工作,且有了女朋友,就准备结婚了,这让林凤英很是开心,她说:“女儿、儿子都很孝顺,经常回来看我们……只要他好好的,孩子们好好的,就是我最开心的了……”(通讯员 朱春华 修美英 蓝源仁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