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儿子打工她只为活下去”续 小亮确诊为精神运动发育迟缓
当吴容丽听到医生的诊断时,忍不住哭了
医院骨科医生给孩子摸骨诊断
闽南网3月20日讯 小亮,对不起,无法让你健康快乐地长大。
容丽,对不起,我们没能帮上你,让你有了希望,却又迎来最大的失望。
前日,在记者跟爱心人士的陪同下,小亮到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就医,最终确诊为精神运动发育迟缓以及癫痫综合征。医院的儿科专家说,“永远也到达不了正常人的水平”,将来也不能像正常人一样上学、工作。
小亮就诊前,吴容丽满心期待
如果能治到会走路就好了,即使迟钝一点,也可以
一岁半的小亮,不会站、不会坐。为了给儿子治病,吴容丽背着小亮,洗碗挣钱。在本报读者跟龙岩爱心组织的帮助下,吴容丽母子赴福州就医。
“奶粉、背带、纸尿裤……”前日,吴容丽一大早就起床了,她再三清点包里的行李,生怕忘带什么。早上8点多,泉州南安一位王先生打电话进来,希望母子俩此行顺利,并表示有空会去医院看望他们。
9点钟左右,好心人龙岩众泰车行的苏兴富和“心系大众-感恩中国”志愿者陈贵,来接他们母子俩。
车子一路高速,尽管天气不热,小亮头部仍然微冒冷汗,苏先生特意将气温调高。坐在车里,吴容丽充满期待,她说,如果能治到会走路就好了,即使迟钝一点,也可以。
要站起来很难,病情比较重,难治,永远也到达不了正常人的水平
专家确诊,检查结果不尽如人意
下午两点多,车子终于到达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正好是医生上班的时间,记者与苏先生一同到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政治处宣传科,说明来意。他们推荐了老儿科专家、主任医师任榕娜帮忙给小亮看病。
任医生看完小亮此前的检查资料,并口头问诊,初步得出诊断结果:精神发育迟缓、癫痫,可能需要一辈子来治疗。
为确诊,她给小亮安排了智力测试。结果显示,小亮只有八个月大婴儿的智力水平,运动系统才6个月。“要站起来很难,病情比较重,难治。”听到这里,吴容丽眼泪止不住地流,她紧抱怀中的小亮,不停询问,“那该怎么办、怎么办”。
昨日上午9点,小亮长达10小时的视频脑电图测试结束了。看完两份检测结果,任医生做出确诊:精神运动发育迟滞同时患有癫痫综合征。“诊疗效果会很差,永远也到达不了正常人的水平”,将来也不能像正常人一样上学、工作。
没等医生说完,吴容丽闭上了眼睛,泪水不停地落下来。小亮躺在她怀里,天真烂漫,可爱的他不知道命运对他竟是那么不公平。
任医生排除了小亮的病是因发烧所致,看完脑部拍片后,她说,可能是天生的。她建议小亮在医院做康复治疗,要坚持半年以上,同时吃控制癫痫的药物。
记者询问了医院里负责康复的李医生,康复训练的目标是让小亮走路,至于他能康复到何种水平,是否能够站起来,都要看具体情况而定。除去国家补助的部分,每个月至少要花费4500元左右,实在没办法负担,吴容丽选择带着小亮回到家中。
没事,我在外面漂泊了这么多年,什么没经历过
吴容丽强装笑容,反过来安慰记者跟爱心人士
昨日下午,在回龙岩的路上,吴容丽抱着小亮,沉默了很久,随后长叹一口气,“以前我把希望都放在他的身上,现在这样的结果,我感觉就像天塌了一样”。苏兴富和陈贵以及记者也尽力安慰着她,看着众人如此,吴容丽的脸上挤出一丝笑容,“没事,我在外面漂泊了这么多年,什么没经历过”。
吴容丽说,天无绝人之路,自己不会放弃治疗。自己也做好了这个心理准备,肯定会照顾小亮一辈子。“现在什么都不想,只想他能够站起来,就是最大的本钱,这辈子还长,等孩子会走了,我感谢所有人。”
昨日下午,苏兴富已经联系了新罗区一家康复中心,计划让吴容丽母子搬到康复中心。
记者与爱心人士还将确诊结果告诉了小亮的父亲马某。马某大部分时间都在沉默,在追问下,才表示愿意为小亮今后的生活“负责”。
□记者手记
两天里的两次哭泣
在采访中,很多人都说吴容丽很不容易,同时她也很坚强。
从开始报道到前日从龙岩出发,晚上住进癫痫中心,其间,路上、车上、急诊室、病房、医院政治处、影像楼、癫痫中心,数度辗转,十七个月大的小亮,几乎一刻没有离开过她的双手。
这些天来,从来没有见她哭过。听到小亮的确诊结果,是她极少的两次哭泣。也是那天,志愿者从背后看她抱着儿子就诊,回来后就一直说,她这么年轻,后面却有好多白头发。
接触这么多次,都是正面对着她,昨日,记者特意从背后看了看,确实,这个三十岁的女人,后面已是白发丝丝。
这让人想起,她不只一次对着儿子说过的话,“很多人都劝我把孩子丢了算了,但我哪里舍得”。
尽管不知道小亮未来会怎样,虽然无法预测吴容丽将来会是如何,但真心希望小亮早日站起来。(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简伟雄 戴敏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