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州 > 福州新闻 > 正文

网传多种“汽车降温法” 记者实测看哪种方法效果更好

2014-07-22 10:09 来源:海峡都市报 0

  闽南网7月22日讯 福州近日持续高温,不少停在户外被暴晒的汽车,车内温度超过40℃;网上流传着不少“汽车降温法”,降温效果如何,请看实测。

  福州近日持续高温,不少停在户外的汽车,被烈日暴晒后,车内温度超过40℃,热浪袭人。如何快速降温?网上流传着不少“汽车降温法”,比如“打开副驾车窗,反复开关驾驶室车门”、“打开车窗与天窗,开启空调外循环”等。这些“汽车降温法”,哪个效果更好?近日,重庆一家媒体选择了几个最流行的“降温法”,通过实测,看看哪个效果更好。

1.单向对流法

  方法:只开副驾车窗,反复开关驾驶室车门效果:20秒降温4.3℃推荐指数:3星

  轿车停在户外暴晒,待车内温度达41℃时开始实验,此时车外温度为30.8℃。只将副驾车窗开启,其他车窗及车门全部关闭,打开驾驶室一侧车门,反复开关5次,耗时约10秒,测温仪显示,车内温度降至38.4℃;继续匀速推拉驾驶室车门5次,再耗时10秒,车内温度降至36.7℃。

  该方法是日本一名研究空气力学的教授提出的,原理是用车门将外面的冷空气扇入车内,置换车内的热空气,达到降温目的。因此车内温度必须比车外高才有用,且内外温差越大,降温效果越明显。

2.多向对流法

  方法:打开全部车门,再反复开关驾驶室门效果:20秒降温9.2℃推荐指数:5星

  轿车车内温度回到41℃以上时开始实验,此时车外温度为31℃。同时将4扇车门最大限度敞开,开门后不久,车内温度迅速下降,测温仪测得的瞬时温度为37.6℃;同方法1,匀速开关驾驶室车门,反复操作5次,耗时约10秒钟,车内温度降为35.2℃;继续开关驾驶室车门5次,测温仪显示车内温度为31.8℃,已接近车外环境温度。

  该方法由天津大学袁德奎教授提出,是方法1的升级版。通过袁教授计算,方法1里,在其他车门关闭的情况下,反复开关驾驶室车门,8秒内只能赶走车内约20%的热空气,因为热空气流出与冷空气进入只能通过一个车门的开关实现,效果不明显。而把其余3扇车门都打开,再开关驾驶室门,冷空气踊跃进入车内,8秒内可以置换车内80%的热空气。

3.空调循环法

  方法:打开车窗与天窗,开启空调外循环效果:20秒降温6.3℃推荐指数:4星

  轿车车内温度回到41℃以上时开始实验,此时车外温度为30.8℃。进入驾驶室,打开空调,调到最大,开启外循环,风量开到最大,同时打开所有车窗、天窗;开启空调20秒后,车内温度下降到34.7℃;过1分钟左右,车内温度下降不再明显,在34℃左右徘徊;关闭所有车窗、天窗,将外循环改为内循环,将空调风量降到一半,30秒后,车内温度降为31.8℃,1分钟后,降到30.7℃。

  这是汽修专家推荐的土方法。打开车窗、天窗并开启空调外循环,可使车内保持通风,车内外冷热空气进行置换,以降低车内温度。

  不过,开启空调需要耗油,且刚开启空调的一刹那,会排出一些热风,这些热风可能包含了有害气体。(海都记者 整理)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孩子如何进入世界顶尖名校 美国传奇妈妈分享经验
下一条:安装隐形防盗网 请拨打968111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