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个9岁男孩当“广告人” 在家自导自演拍广告
黄女士在帮孩子拍摄DIY创意广告
小木架、搓衣板、书本、花生酱、洗水果的盆子,这些随处可见的生活小物品,在福州三位就读小学三年级的9岁小朋友手里却成为拍广告的实用道具。昨日,在福州沁芳园小区黄女士家里,两位小朋友在自己设置的场景中当起“广告代言人”,忙着拍广告。
一放暑假,黄女士的儿子肖邦就召集了好朋友陈嘉炜、王鸣轩DIY创意广告,并请黄女士帮忙摄像。他们选取自己喜欢的东西当广告产品,然后想点子、设计动作、台词、当代言人等,独自完成每一条广告。两周来,他们已经为自己喜欢的一本杂志拍摄了7条不同创意的广告。
跳天鹅舞、加特殊音效
广告创意令人耳目一新
伴着《四小天鹅》舞曲,肖邦头戴两顶帽子,手拿他代言的广告杂志,踮起脚尖跳起了天鹅舞……昨日,小朋友为我们现场演示了一段他们所拍摄的一条广告的场景片段。肖邦当“代言人”,嘉炜在一旁放音乐,黄女士则帮他们当“摄像师”。
“我儿子喜欢看讲笑话的杂志,三个小孩用不同的创意为其中一本杂志拍了7条广告,很有趣。”黄女士说。在每一次的拍摄中,几位小朋友都会互相交流意见,开会讨论,直到磨合出大家都满意的创意。
第一条广告:对着一叠书,肖邦扔掉了一本又一本,摇头叹气,“这年头,一点好看的东西都没有!”直到他拿到了最后一本书,转悲为喜,一脸夸张地大笑道,“啊,太好看了!哈哈哈!大家都来看这本书吧!”
第二条,肖邦头上包着一条红领巾,嘴里叼着一朵蓝色的花,用夸张搞笑的动作和表情跳起了天鹅舞,在最后一个舞蹈动作中手拿广告杂志喜感地说,“大家一定要记得看这本杂志哦!”
第三条,肖邦从地上捡起一本书,瞬间哈哈大笑,“杂志,耶!”然后躺到地上看书,从镜头里消失,过了几秒钟,镜头里突然闪出一只拿着杂志的手,配词“哈哈哈,笑死我了!”
另外几条广告创意中主要增加了特殊音效,比如倒可乐的声音、铁锹挖土的声音、电钻的声音等,都是他们从平时玩的游戏《摩尔庄园》中找的。比如嘉炜想出的可乐广告,他用小木架当道具代替“电钻”,模拟用电钻挖宝的情景,突然间他停下了动作,一脸惊喜地从被子里掏出一瓶可乐,大喝一口后露出满足的神情。
NG无数次也坚持到底
家长支持孩子发展创造力
说起暑假拍广告,源于肖邦去年暑假的一桩遗憾事。
“当时我自己编写了一本《骂人三百招》,收集了骂人的艺术手法,想把它卖出去,但是没人要。”肖邦说,当时他就为这本书拍了四条广告,但是把视频弄丢了,这次就想重新做一次,也有了更多的灵感。
“其实拍每一条都失败好多次,NG好多次,不过最后还是成功了!”孩子们说,刚开始拍摄遇到了很多困难,不是演员表情不到位,就是配音和动作不同步,十几秒的广告要拍十几次,但他们还是乐在其中。
肖邦的妈妈黄晓晖是中国科学研究院心理研究所的心理专家,目前正在研究孩子心理教育的课题,她非常支持孩子的想法和创意,比如肖邦喜欢研究各种小发明,她就由着他去做。
“他们在拍广告的过程中,我只负责拍,从来不干预,也不指导,完全放手让他们做。”黄女士说,这是发展孩子发散力思维、创造能力和增强自信心的最好方法。从孩子的身上她看到了成人想不到的潜能,非常精益求精而且执著。“暑假我也没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但是会带他参加很多活动,到很多地方玩,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记者 陈慧娟 实习生 章凯/文 林良划/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