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福州”考“老福州”三坊七巷演趣味问答
2011-04-18 02:14 来源: 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0
“闽剧的四大唱腔是什么?”“太平燕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捏面人的原料到明代被称为什么?”……昨日,一场充满“虾油味”的趣味问答在三坊七巷光禄吟台举行。有趣的是,提问的不是一把年纪的“老福州”,而是一群“90后”。
问题难倒“老福州”
这群“90后”是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2010级档案学专业的学生。他们花了数月走访了许多福州民俗研究者、老字号继承人、传统小吃厨师、传统曲艺表演者等,搜集相关历史文化资料,编写出100多条问题,主要为闽剧知识、特色工艺和传统小吃三类。昨日的问答活动中,游人只要在其中两类问题中各答对一题,就能获奖。
活动吸引了许多人,尤其是一些福州籍的中老年人。87岁的林福琼在现场答得格外认真,还掏出笔记本记录。林福琼说,他是吃着传统肉燕鱼丸、听着闽剧评话长大的,见到这些问题格外亲切,但有不少问题还真答不上来,想抄回家去查资料、再给自己“充充电”。67岁的“老福州”陈贵屏说,本来他认为自己对福州的历史很了解,没想到被这群学生考倒了。
“90后”演闽剧引关注
16日的活动中,这群“90后”学生还展示了福州闽剧传统乐器,表演闽剧,引来市民喝彩。
表演闽剧的大学生告诉记者,他们为了此次表演,准备了数天。一名叫黄枫的同学为了掌握闽剧的基本动作,还特意利用课余时间到福州闽剧院“求师”,学习多日后,才到现场表演。和记者聊天时,她甩起水袖,摆了一个闽剧兰花指的造型。谈及这些天学习闽剧的感受,黄枫很认真地说:“闽剧特别有神韵。”学生们的表演吸引了许多游人,闽剧票友都对他们的表演赞叹有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