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一用户话费狂涨 发现手机仍被双向收费
闽南网5月19日讯 手机资费早就“双改单”,不过,福州一手机用户吴女士一直未主动改掉“双向收费”的老套餐,原本以为通信运营商会将其自动改转“单向收费”,不料,多年来却被某运营商一直沿用双向收费的套餐,多花了冤枉钱。
老父亲话费狂涨
才发现是双向计费
吴女士说,上个世纪90年代末,她给父亲在一家通信公司办理了手机通信套餐业务,当时手机的计费普遍是“双向收费”,即打电话、接电话都要收费,由于怕联系不上亲戚朋友,她一直都没换号、销户,也没换套餐。最近才发现老父亲的手机仍是“双向收费”——“前阵子,刚给父亲充了200元话费,不到一个月就又欠费了。纳闷之下,就去查了账单。”吴女士这才发现,老父亲的通信资费标准仍然沿袭老标准,接听电话不免费。
“现在国家政策不是不允许双向收费了吗?”针对吴女士的不解,记者昨日联系了该通信运营商,按照相关人士的说法,客户未能主动前来更改套餐,他们无权擅自更改套餐。该人士坦承,消费者反馈的老套餐早已停办了,但老用户在未主动更改前,依旧沿袭老标准。
要运营商退费
须有多收费证据
不过,吴女士认为,国家有关部门2007年就要求通信运营商取消双向消费。“这就跟银行储蓄、房贷业务类似,利率调整后,到第二年度,银行不都会自动变更利率吗?不自动改转套餐也就算了,也不见运营商主动提醒。”
对此,创元律师事务所律师蔡思斌谨慎表示,若单向收费只是国家的鼓励性政策,通信运营商便无过错;但若单向收费是国家硬性规定,通信公司强调所谓老套餐作为合同的约束力,显然无效,也违法了,消费者可获得退款及赔偿。
采访中,记者经过查询了解到,吴女士反馈的情况属于手机资费“双改单”从鼓励变成政策的过渡期。外省也不乏此案例,被双向收费多年后,江苏省一市民就获得退款。不过,由于其无法提供接电话收费的相关证据,最后通信公司只退还了6个月的“双向”费用。
□小贴士
双改单有过渡期
2011年12月,信息产业部、发改委在京联合召开电信资费座谈会,放出推进手机资费进一步降低的信号。根据规划,通过两年的过渡期,在全国范围内最终全面实现手机单向收费。(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王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