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生宣传环保公益 回收废灯管却无接收地
2013-03-28 09:58 来源:海峡都市报
0
“我们回收了1100多根废弃节能灯,现在如何处理把我们难住了!”昨日,福州大学大二学生翁彬彬致电本报新闻热线968111求助,希望帮助解决废弃节能灯的处理问题,避免直接废弃而造成环境污染。
小翁介绍说,一段时间以来,他们走进社区,通过问卷调查以及相关环保传单的发放,宣传废弃节能灯的危害,还在大学城高校、周边社区开展废弃节能灯的回收活动。
“一只普通节能灯中,平均含汞0.5毫克,而1毫克的汞渗入地下,大约会污染360吨水。汞不管是焚烧还是填埋,都会对水土造成很大污染。”翁彬彬说,去年她与同学开展“灯回路转”公益项目,一共回收了1100多根废弃节能灯,远远超出了他们最初的设想。
“目前,这些废弃灯如何处理成了我们最头疼的事。”小翁介绍说,福州目前尚未建立起废弃节能灯的回收体系,它们往往被作为生活垃圾进行处理,成为潜在的“环境炸弹”。
“希望媒体帮我们问问,福州是否有对废弃节能灯进行环保处置的场所,或者福州相关政府部门能不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帮助?”小翁说。
“建立起有害物质的回收体系已经刻不容缓,需要政府、企业、民众等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完成。”省环保志愿者协会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废弃节能灯中除了汞以外,荧光粉、灯管组件等均会对土壤、水体等造成污染。
专家表示,目前社会对垃圾分类处理存有一个误区,认为回收循环处理是最重要的内容,但其实分类处理最重要的目的应是对有害物质的分拣,然后实现无害化处理。而这就需要政府部门通过相关政策措施来不断推动。对于小翁等大学生的环保行为,专家也给予了肯定。“希望相关政府部门或爱心企业能够帮助、保护这些学生的环保热情,推动废弃节能灯等有害物质回收体系的建立。”(记者 练仁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