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内涝 福州开拆内河围堰
福州白马河和新西河围堰被拆除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7月中旬,福州几场接连数日的暴雨,造成城区部分地区积水成涝,给周围居民生活和出行带来了巨大不便。内河整治过程中围堰清淤,影响河道排涝,被认为是造成积水的原因之一。
昨日,记者走访福州多条内河发现,多条正在整治的内河近日开始陆续拆除围堰,恢复河道水流通畅。福州内河整治指挥部表示,正在整治的内河将清除临时围堰,满足夏季行洪需要,同时缓解河水黑臭情况,到10月后再恢复清淤、截污施工。
排涝主要河道率先打通
白马河是承担福州城区排涝工作的主要河道之一。昨日下午,记者在白马河与新西河交汇口看到,施工工人正在拆除围堰用的沙袋,围堰两端的河水已经基本流通。施工人员表示,围堰当天将全部拆除,保持白马河水流通畅。
记者从福州内河整治指挥部了解到,内河整治工作将全面调整工期安排。福州目前正在整治的75条内河,除了个别河道的围堰有特殊用途外,其余内河的临时围堰将全部清除。其中,承担市区主要排涝任务的河道,将在8月上旬先完成河道清淤、截污等工作,并清除临时围堰,保持水流通畅,满足河道行洪要求。
据了解,目前,承担福州东部主要排涝任务的晋安河、磨洋河,还有承担福州南部排涝任务的洋洽河,原本设置的临时围堰已拆除。包括新西河、凤坂在内的多条内河,目前也正在进行围堰拆除工作。
此外,对于金山片区等区域的内涝问题,福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也将与相关部门协作,通过开挖临时排水渠、打通断头河、拆除改造阻水的闸门、清疏排水管道等措施,尽量改善城市低洼易涝地区排涝能力。
10月将恢复清淤截污
市内河整治指挥部透露,8月至10月初期间,内河整治工作重心将向房屋征收、景观整治转移,待10月后天气转凉、汛期结束后全面恢复清淤、截污施工,全部75条内河的整治任务,将在年底前完成。
景观整治完成后,再进行清淤截污工作,这会不会破坏已经改造好的景观?对此,内河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解释,福州河道周边大多建筑密集、道路狭窄,在河岸上埋设截污管道的难度极大,河底埋管时,需先填筑围堰、抽干河水、清除淤泥。施工方考虑到恢复截污清淤后,可能对刚做好的景观工程造成损坏,所以会在施工过程中预留空间,如果某些河段无法避免,将暂不进行景观改造。(本网记者 林思凯 张超晖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