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第一私盐案 250吨工业盐成食用盐
工业盐堆满了整个仓库
包装袋里面的盐颜色发黑
闽南网7月30日讯 将工业盐包装成食用盐,然后出售牟取暴利。闽侯县祥谦乡中院村的一处假食盐窝点,以养猪场为“屏障”,将工业用盐套上“不加碘日晒盐”的包装,流入市场。昨日,福州盐务局端掉这个窝点,发现250吨的工业盐,其中部分已经“换装”,变成了食用盐。福建省盐务局盐政处相关负责人证实,这些“食用盐”是用作食品加工。
据悉,此次查获的私盐数量,是福州最大的,也是今年以来全省最大的。
假食盐窝点以养猪场为掩护
昨日上午9时许,福州盐务局接到一条线索,位于闽侯县祥谦乡中院村的某处,很可能在生产假盐。福州盐务局赶往中院村一处不起眼的院子实施摸排。在得到证实后,福州盐务局对窝点实施了冲击检查。与黑窝点相邻的,是一个臭气熏天的养猪场,养猪场成了天然的“屏障”。
福州盐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看到执法人员冲进窝点,三四名工人迅速溜走。在车牌号为闽AHK878的小货车上,记者看到,后车厢里已经塞进了20袋“不加碘日晒盐”,而在房间里,还有30多袋等待装车。
发黑的工业盐堆满整个仓库
在窝点的另一个房间里,记者看到大量“不加碘日晒盐”编织袋,上面标注品名为“晶华牌不加碘日晒盐”,经销单位为福建省盐业公司,产品标准为GB/5461-2000,净重为50kg,并在产品说明中标注:不得直接入口食用。
“和该品牌食用盐的包装袋一模一样,连电话号码都是真实的,这种食用盐是用于食品加工的。”福州盐务局相关负责人说,打开袋子后,执法人员发现了里面的盐颜色发黑,全部是非食用盐,根本不能用于食品加工。
而进一步检查,让所有的盐务人员大吃一惊,在一个房间里,整袋整袋的工业盐堆满了整个屋子。对面300多平方米的仓库内,同样堆满了工业盐,白色的编织袋上没有任何标志或者文字。在仓库内,检查人员还陆续发现了多台的封口机等加工设备。
据介绍,这些工业盐连生产厂家都没有,更不要说卫生部门的检测。原本拳头大的工业盐在经过粉碎后,装进了这些没有任何标志的编织袋中,运到这里。然后分装进了“不加碘日晒盐”包装袋,冒充食用盐,流入食品加工市场。
据盐务人士介绍,这种没有任何安全保证的工业盐,运到福州的价格为300多元/吨,而换个包装,变身成为食用盐后,价格则水涨船高至500多元/吨。不法商人通过这种方式,每吨就可获利两三百元。该人士表示,这种编织袋包装的“不加碘日晒盐”,主要被用于食品加工行业。
重金属超标长期食用致癌
“现场的这种工业盐,就是被业内俗称为山东盐的工业盐。”据福建省盐业公司福州分公司相关人员介绍,食用盐出厂前都经过严格检验,各项指标都符合国家规定的食用盐标准,从外观上看,质白,呈细沙状,水分极少,用手揉捏时不会有凝结感。工业用盐不含碘,色泽灰暗,外形多为颗粒状,水分含量大,工业井矿盐外形与食用盐相似,但含有毒物质并不含碘。
据介绍,工业盐作为化学工业的最基本原料之一,被广泛用于两碱化工、精细化工、印染、农药、玻璃、合成橡胶、制冷剂、黏合剂、显像管、陶瓷制品、皮革加工以及造纸等行业。
该相关人员表示,工业盐未经过提纯、净化,会不同程度地含有一些杂质,且重金属严重超标。工业盐中含有的有害重金属元素以铅、砷、氟、钡等为主,进入人体后会产生积聚,不易排出,造成中毒,特别是对孕妇和儿童危害非常大。
长期食用含有工业盐的食物,还会造成人体胃肠道功能紊乱、损害神经系统。根据卤水来源的不同,工业盐中还可能会含有亚硝酸盐,这是一种致命的有毒物。当人体摄入0.3~0.5克亚硝酸盐时,即可引起急性中毒,3克即可置人于死地。(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赵杨 毛朝青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