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七宝之首:砗磲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报讯 贝壳也能做珠宝?还真有这样的事。
前些天,记者逛珠宝店时,就被一种“贝壳珠宝”给引进了店内。它光洁如玉,被雕成小巧的珠串、挂坠,或吉祥如意的大件摆件。如果你没看到它的原型——那两扇直径达一米的大贝壳,很难想到它们是由贝壳打造而成。而这种珠宝或摆件,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砗磲( chē qú )。
关于砗磲,字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深海贝类之最大者,直径达1米左右,壳很厚,内壳为白色而光润,外壳呈黄褐色,将其尾端最精华者进行切磨,可作佛珠及装饰宝石。砗磲是佛教七宝之首,其名最早见于东汉,因尾端切磨成的珠具车轮沟渠的图案而得名。
目前的活砗磲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南海等地的浅海中。砗磲不仅是双壳贝类之王,而且也是贝类中的老寿星。据估计,长50厘米的个体需要12年时间才能长成,每年约增长5厘米。它年幼时生长快,以后逐渐减慢。砗磲贝是所有贝类制品中最漂亮的,颜色有白色、牙白色与棕黄色相间两个品种,但以牙白与棕黄相间呈太极形的品种为上品,而白色的砗磲被佛家誉为生物界最纯的白色,因此深受佛教界的推崇。
人们喜欢把砗磲贝打磨成珠做成手串,除了有装饰性外,佩戴在身上也有可避邪保平安的寓意。在泉州市区田安路某珠宝店,就有不少砗磲制品打磨成手串、挂件、项链。这些首饰的价格在百元至千元之间。听销售小姐介绍,有的泉州人不大爱戴白色的东西,所以,有些砗磲会串起红色的玛瑙或珊瑚等装饰。
除了首饰,砗磲有的还被雕成大小不等的摆件,题材亦是多样,有观音、佛、寿仙翁,有音乐界名人、白菜等。这些摆件价格就比较贵了,小尊的标价数千,大尊的则要数万。
其实,在泉州,很少有珠宝店会用砗磲雕珠宝,同样,知道砗磲的市民很少。据珠宝店负责人吴先生介绍,作为佛教七宝之首,信佛的人倒是很喜欢戴砗磲的。(本网记者 刘薇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