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骗子携“诈骗套餐”来袭 大学新生要识别四种骗术
套餐三?网站诈骗也猖狂
预防措施?上网切勿透露个人信息
钓鱼网站很猖狂 连环圈套骗钱财
现在是网络时代,QQ、微博、微信等聊天工具已经是同学的“标配”,尤其是追求新鲜的学生,更是无法割舍,犯罪分子利用木马病毒、钓鱼网站、诱骗填写个人信息等手段,骗取了不少学生的钱财。
大学生李某酷爱游戏,每逢周末,必定留在宿舍玩游戏到“昏天黑地”,因为嫌自己的装备太烂了,又不想再花时间打装备,李某就想到了找人代刷装备。李某在QQ上找寻着“专业人士”,殊不知一场连环骗局正等着他。李某在QQ上与找到的“专业人士”进行了一番讨价还价,最终敲定代刷费300元,在收到李某的100元定金后,“专业人士”先后又以游戏需要绑定个人账号、银行账号、购买材料等理由,先后骗取李某填写了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及相关密码。
等李某发现不对劲时,“专业人士”已经悄悄地转走了李某卡上的4000多元,李某在发现钱财被骗后非常懊恼并报了警。警方在广东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后审讯时发现,“专业人士”的犯罪手法非常“简陋”,即想方设法骗取被害人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银行账号、密码等,有的时候干脆在QQ空间、微信朋友圈发些抽奖活动游戏,坐等被害人上钩。
套餐四?虚假短信骗家长
预防措施?手机畅通很重要
手机被盗 家长收到绑架短信
近期,全国各地都有报道女生搭上黑车后无故失踪,闹得人心惶惶,家长看到后都为自家的孩子提心吊胆。犯罪分子就从中找到了“商机”,下面我们就看看骗子如何利用手机失联骗家长的。开学没几天,刚来南京上学的徐某突然与家人失去了联系。女儿是个很恋家的人,每天都会和家人通话,一连2天没接到女儿的电话,家人就想到了黑车事件一下乱了方寸。恰好这时父亲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打开一看是“绑匪”提出的赎金要求,并提到千万不要报警不然就撕票。
因为是新生,女儿没有给家人宿舍同学的号码,更别提班主任的号码,加上骗子的恐吓,心急如焚的父亲很快汇了5万元,可隔天才知道自己孩子的手机是被骗子摸了去。利用“失联”时间差,骗子已经从多位家长的手里捞了不少钱。警方提醒广大家长和学生,遇到类似情况不要慌,先打电话找本人核实,联系不上本人就找身边人核实情况,实在不行一定要打电话报警,轻易转账付费的,一定损失惨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