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消费主张 > 正文

科技为安溪农资监管安上“追踪器”

2011-07-07 01:38 来源: 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0

福建省农业厅副厅长刘亚圣(中)与安溪县副县长王金章(左二)等领导考察安溪农资监管情况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7月5日清晨,福建省农业厅副厅长刘亚圣一行驱车来到了安溪县。他们此行目的明确,考察“安溪县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安溪县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安溪铁观音集团茶叶基地。

  “你们怎么对农资产品进行跟踪”、“农户农资购买卡怎么用”、“你们怎么对茶农进行用药指导”……在考察过程中,安溪县的农资监管新模式引起了刘亚圣的强烈兴趣。当听完安溪县王金章副县长、安溪县农业与茶果局局长蔡建明的介绍后,他对该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

农资监管提升茶叶经济效益

  据安溪县农业与茶果局局长蔡建明介绍,安溪县的农资监管新模式从2010年初开始正式启动,整合全县六家经营公司和旗下的504个经营网点,新组建安溪县新合作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统一经营全县农资产品,并由供销部门统一管理;各职能部门和单位严把“归口关、报备关、准入关、招标关、同价关、溯源关、举报关、抽检关、执法关、考评关”十个关口。2010年来,安溪县新合作农资公司组织招标8次,中标品种109个,招标进货1266吨,中标金额9800多万元,中标价格平均下降16.5%以上,清退非招投标农资产品19433件。2010年以来,茶农从下降的零售价获利20%以上。

  据了解,在农资监管过程中,安溪县设重重关卡为优质农资开路。合格的农资要进入安溪市场至少需要过三关。首先,必须通过“专家委员会”的评估。该“专家委员会”由安溪县新合作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根据各经营公司、铁观音同业公会、主要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等机构的技术骨干组成,他们会对病虫害防治的用药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对符合条件且有意进入安溪市场的全国各地农资生产厂家和农资商品进行初审,检查产品质量合格检测报告,再汇总向安溪县农业与茶果局进行报备。对于过了“报备关”的农资产品,安溪县农业与茶果局根据县政府《准入实施细则》要求,对已报备的产品进行质量抽样复检,并组织农资准入专家组对该农资产品是否符合茶园使用、标签标志等提出准入审批意见。凡是质量抽检不合格者均不允许准入,准入品种由县农业与茶果局批复安溪县新合作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组织招标采购,这就是“准入关”。顺利通过“准入关”的农资产品,才有资格按照比质量、比服务、比资质、比价格的“四比”要求,由安溪县新合作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统一委托招标公司进行公开招标。农资产品进入安溪境内后,必须遵循安溪县统一最高零售价、接受群众监督、末位淘汰制度等。

科技助力解决农资“三难”

  2011年3月15日,“安溪县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正式启动,标志着农资产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产品可召回”的质量可追溯体系在安溪县得以实现。据安溪县农业与茶果局局长蔡建明介绍,该平台是安溪县政府与福建省农科院合作开发与建设,实现对农资经营单位、农资准入申报审批、农资流通报备与追踪、农资稽查、病虫害防治信息发布等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克服了以往农资产品市场准入和流通监督难、农资商店进销台账健全难、问题农资商品溯源难等“三难”问题,并具有四大创新特色。

  一是首创农资商品条码准入。进入安溪市场的农资产品必须在产品标签加注商品条形码,通过平台建立农资商品条码信息数据资料库,实现农资商品源头可追溯与物流全程追踪信息化,实现对农资产品从厂家——经销商——农户的全程、双向、即时可追溯管理。二是首创农户农资购买卡制度。实行农户凭卡购买农资商品,索取销售凭证,凭卡追溯。通过平台建立农户农资购买卡信息数据资料库,利用平台跟踪查询农户茶园农药购买使用情况。三是首创无线联网移动农资稽查。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和无线巡检设备获取稽查数据,通过无线上网与平台数据库核对,可实现农资监管业务的即时信息查询和现场稽查农资商品销售和农户购买使用情况,提高稽查效率。四是首创销售凭证发布病虫害防治信息。利用平台系统零售终端的销售凭证发布打印当期茶叶病虫害情报及防治办法,指导农民科学合理用药、安全间隔期采摘,提高茶叶卫生质量。(本网记者 林桂平 通讯员 谢德炳 陈德进)

分享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安溪品牌茶企亮出“人才牌”
下一条:“抗衰老”系列之远离抬头纹 重回年轻态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