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时节记得来点“苦”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从今天起,就开始进入二十四节气的第11个节气——“小暑”。正所谓“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节气,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要来了。
连日的高温天气已让许多人多感不适。有谚语称“小暑大暑,有米也懒煮”,就是指天气太热了,人疲倦乏力得连三餐都懒得准备。
其实,恰恰相反,中医学专家表示,闽南夏令暑盛湿重,人们更应该通过“食疗”来改善对热天的不适感。这个时节是人体阳气亢盛的时候,应注意养心防暑,饮食方面方面应以清补为主,注意增苦减辛,特别是苦味的东西有助于化除暑热,健脾燥湿。那么,一起来听听中医养生专家的建议吧!
本季食疗原则
健脾、祛暑、化湿
老泉州人在饮食上十分注重食物的功效,这个季节怎么吃才有助养生?记者请教了老中医专家。
“小暑时节一到,温度明显提升,炎热的气候会伤身耗气。这个季节人体的阳气亢盛,火气增大,食欲随之下降,人也比较容易疲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黄水源教授解释,特别是夏季人们常洗常饮冷,导致人体的暑湿之气较重,进而会影响到脾胃,很多人常出现肠胃不适。在夏季除了防暑降温外,应适当调整饮食结构,从食物中补充营养。而夏季饮食应以清补为主,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以食用清淡苦寒的食物为佳,口味上不宜过浓,尽量少食用难以消化的食物,不要过量食用生冷食物,以免损伤脾胃之气,同时应注意“增苦减辛”,也就是适当多吃点苦味食物。
因为四季、五味与人体内脏都是一一对应的,所谓“夏季食苦,苦味入心,可泻心火”。就是说夏季易引起心火过盛,而苦味属寒,多吃苦味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像那些在酷热天气常在室外工作的人,适当吃点苦,有助化除暑热,健脾燥湿。而人的味蕾对苦味较敏感,吃了苦食还能增进食欲。
“苦食”泻暑热
辛味偶尔也要吃
如今,市面上的苦味食品以蔬菜和野菜居多,像苦菜、苦瓜、苦笋、芥菜、油麦菜、芹菜等都是市场上常见的苦味菜。
说到“增苦减辛”,黄教授介绍,不是说这个季节不能吃辛辣之物,而是指适量,少量食用。大家常听说,天气炎热,吃多辛辣之物容易上火,但黄水源教授介绍,其实夏天少量吃点葱、姜、胡椒、辣椒等辛味食物,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因为夏季闷热潮湿,容易产生湿邪疲劳厌食,这个季节又有很多人贪凉,食过多冷饮,容易有寒湿,或者是长时间待在办公室空调环境下少出汗者,饮食上适当吃点辛对行气养阳有一定的益处。像生姜开胃健脾、解毒杀菌,还能祛除湿邪,增进食欲。
另外,夏季傍晚,很多人下班回家都喜欢喝点粥,而喝粥确实能养脾胃,黄教授建议,熬粥时,市民不妨加点绿豆,或是加点扁豆、薏仁、冬瓜等,清淡更健脾。(本网记者 魏柳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