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正文

商务部审查汽车行业垄断 豪车降价消费者不买账

2014-07-31 08:20 来源:闽南网 0
外国车厂在华销售高档进口车的利润高于国际平均30%上下,就是靠垄断

  闽南网7月31日讯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正对中国汽车行业潜在的垄断行为进行审查,将审查包括汽车行业在内多个领域的潜在垄断行为。审查结果虽未公布,豪车品牌们已经“坐不住”了,近期价格出现“大跳水”,部分品牌车型最高降近50万元。

进口车在中国的售价一般是原车价的3倍

消费者不买账: 风头过后再涨回?

  上周,豪华品牌车型降价排行榜的数据显示,宝马7系最高降45.96万元,保时捷911最高降34万元,奥迪Q7最高降22.2万元。原装配件价格也难以坚挺,一些豪车的“零整比”应声而落,例如,一款车型零整比就从411%降至291%,意味着用户可以节省不少“修车钱”。不过即使降价后,不少车型在我国的零整比仍有畸高的现象。

  对于豪车降价的做法,一些消费者并不买账。上海市民王先生说,这是不是一种试探性的降价,想试试看消费者的价格底线和监管部门的忍耐度?而且有些豪车是官方价格不变、4S店促销,是不是意味着这阵风过了还得涨回来?

  业内专家也认为,反垄断调查已非一朝一夕,但受政策压迫的降价很可能是“避风头”的心态,借以规避发改委的罚款。短期降价不是调查终点,关键还是需要从源头上消除垄断暴利。

厂商秘密限价:卖低价扣你资源

  多年来,对于进口车的殊高价格,汽车业内人士从未清楚说明其中缘由,始终含糊其辞:要么说高档进口车在中国卖得贵,是因为税高;要么推说中国“钱多人傻”,供求关系所致。

  一位经营日本、德国、法国等多家品牌4S店的负责人说:“这些汽车巨头非常谨慎,从来都是口头限定,不留书面证据。因为明知是违法的,有的汽车巨头,前几年还在搞‘价格委员会’,就是把经销商秘密召集起来限定价格,后来被人举报后不敢公开再搞。但现在,毫无疑问也通过各种手段垄断销售价格。如果经销商敢卖低价,就会用‘扣资源’、‘商务政策’等多种手段严厉惩罚。”

算账 进口车应缴税 是原车价1倍多

  对于进口车暴利是因为供需关系所致的说法,业界专家表示“站不住脚”。从事20多年进口汽车经营的上海汽车进出口有限公司整车进口事业部总监高济华介绍,我国进口汽车关税为25%,增值税为17%,消费税分7档,最高为40%,即使以排量4.0升以上、税额最高的情况测算,一辆进口车应缴税额为原车价的1.4375倍,国内销售很多进口车价格是国外同款产品的3倍,显然存在暴利。

  上海外高桥汽车市场总裁张敏说,进口到中国的汽车到岸价就已经被提高了,外国车厂在华销售高档进口车的利润高于国际平均30%上下,靠的就是垄断。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宁波正式取消楼市限购 库存超16万套政府负债率逾100%
下一条:媒体称光明原董事长王宗南被调查 揭幕上海反贪风暴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