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角度看情人节到底是为谁而埋单
2014-02-18 16:23 来源:羊城晚报
0
与节日一起狂欢,是商家借力营销的最好手段之一,而今年的情人节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君不见,在情人节期间,不仅传统行业频频祭出活动,或是通过打折吸引眼球进行促销,或以高昂的价格宣扬爱情的价值;就连金融企业也以带有“5201314”的存款或理财项目来衡量一个男人对于女人的爱情尺度。
笔者认为,情人节之所以比其他节日更加火爆,首先是一个送礼经济,即花钱的人不是消费者,而消费的人不是花钱者,因为消费产品与消费对象脱节,注定了在销售过程中价格可以大大高于实际价值。
其次,情人节消费还是一个非理性的刚性需求,而情人节正是把“非理性”和“刚需”发挥到极致的一个节日。在万千女人享受这一独特节日的同时,却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商家从来宣传的是“爱她,就给她买”,而非“爱他,就给他买”。
这其实就是一个颠扑不破的商业规律,就是谁都知道女人、小孩、老人的钱最好赚,在这个节日如果去赚男人的钱,显然是把更好赚钱的机会送给别的商家。
两性之间从来都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理由是不同性别所带来的天然需求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实生活中,也往往是男人送礼物给女人要多过女人送礼物给男人。
当然,男人在给女人爽快掏钱的时候,除了用物质价值来表达感情,有时候也得考量女人在闺蜜面前有值得炫耀的谈资等其他社会心理因素,但男人就很少存在这些问题,也基本上很少听说过一个男人因为女友送的礼物太“薄”而吐槽。如果有这样的人,也会被大众视为怪异的“软饭君”。
当然,千万别说男人在情人节没有为自己的需求“埋单”,实际上前面的掏钱买礼物往往为最后惊险的一跃做准备。掌握这一秘密的,应该是杜蕾斯们或者酒店客房的当天销售数据,只是他们不需要或者并不想公开宣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