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刘立荣事件导致挤兑现象 金立债务资金链危机现状进展

股城网   2018-04-09 18:10

  股权遭司法冻结、裁员、追债……金立债务危机90天,目前金立方面并没有新的融资进来。金立将如何度过此次危机,引人关注。

  近日,金立集团确认,其位于东莞的金立工业园将有一半员工离开,并表示,裁员是金立自救的系列措施之一,公司董事会和经营班子对金立的重组充满信心,恳请各位给我们多一点时间度过这个难关。

  刘立荣曾在之前公开表示,对于目前金立的现状,会分三个步骤来解决问题。首先,金立会引入合作伙伴,确保生产与销售;第二,引入战略投资者,补充资金;第三,出售资产偿债,获取债权人支持。

金立债务危机发酵

  债务危机后的金立,一直在尝试进行融资活动。但截至目前,金立融资方面再无新消息。有业内人士认为,融资的事情应该没那么快。

  关于债务问题,刘立荣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金立资金链问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2016年和2017年营销费用与投资费用投入超限。2016~2017年金立营销费用投入60多亿元,近三年对外投资费用30多亿元,两项费用接近100亿元,对金立资金链造成很大影响,导致货款周转困难,在拖欠货款后被供货商申请资产保全。”

  而雪上加霜的是,受传闻影响,导致出现了挤兑现象,加剧了金立资金链紧张问题。

  据媒体报道,1月10日,刘立荣所持41.4%公司股权被法院冻结。业内人士表示,一般来说,“导致大股东股权被冻结的原因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大股东为融资需要而将股权质押,但最终因经营陷入困境,发生财务危机到期还不出贷款而引发债务纠纷,进而诉讼至法院,股权被冻结;另一种情况是大股东因替他人提供担保而被要求承担连带责任,导致股权纷纷被冻结。”

  而金立方面回应称:“由于目前该事件已进入司法程序,公司不便进一步回应。我司将积极配合司法工作,尽快解决此事。”但是刘立荣的股权被冻结的具体原因目前仍不清晰。

  对于金立来说,现在正处于水深火热当中。内部资金日渐紧张,外部救兵迟迟未到,这可真让人发愁啊。

相关阅读:

  金立回应遣散东莞员工危机 资金链断裂引资保生产自救

  金立副总俞雷回应60亿天价广告费传闻

  金立拖欠校招生应届生违约金 金立副总裁俞雷:定会支付

  金立手机总部裁员50%面临生死考验 核心员工或续签致璞科技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国务院食安办:各地加强“五一”和端午期间
  • 多部门详解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
  • 我国将出台多项政策措施稳就业稳经济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