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染整业集体“拔烟囱”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日前,冠运、新华等石狮首批8家染整企业正式接受石狮鸿山热电厂的集中供热。根据石狮市政府的要求,随着输汽管道的陆续铺设,今后该市123家染整企业将全面告别烧煤时代,100多根巨大的黑烟囱也将相继退出历史舞台。这也意味着,石狮染整业“清洁生产时代”即将到来。然而,在政府铁腕推动环保治污的同时,因为拔烟囱造成的生产工艺对接,如何制定一个稳定的能源价格体系等衍生难题,也随之摆到台面上。
高速发展背后的隐忧
走进石狮鸿山镇伍堡集控区,这里烟囱林立,初次见到,有种令人震撼的感觉。某种意义来讲,烟囱的多与寡是石狮染整业发达的一种象征。
根据中国印染行业协会的最新统计,今年1月至2月福建首次超过山东,成为全国第四大印染基地。这份统计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同期数据对比是:因举办世博会、亚运会等大型赛事,地方政府加大节能减排压力下,全国其他重要印染基地的增速都在快速回落,广东甚至负增长,而1月至2月福建却出现了26%的高速增长。这其中,石狮企业的贡献占到了六七成。
据了解,作为中国最大的染整基地之一,石狮染整企业主要分布在三个污染集控区,即鸿山、祥芝、锦尚等地,总数有100多家,年产值50多亿元。由于要使用高压水蒸气,这些染整企业每家都自建锅炉,采用烧煤的锅炉模式制造水蒸气。于是,每家工厂的上方都耸立着一根大烟囱。应该说,这两年石狮染整业能够持续快速发展,正是得益于拥有几个专业的污染集控区,受到环保制约相对较少,企业可以专心发展主业。然而,高速增长的背后,其实存在着巨大的隐患。石狮市染整同业公会秘书长吴光育总结说,石狮印染业存在三大隐忧:一是产能过剩,二是在低档同质化竞争,最后是环保压力很大。
染整业是纺织服装产业链的上游,也是关键一环,同时也是污染最为集中的一部分。由于工艺限制,除了污水外,燃煤是染整业的最大瓶颈。根据业内估计,染一吨布大概要烧一吨煤,一家大型企业一年就要烧掉数十万吨煤。环保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染整企业在烧煤过程中存在燃烧不完全、硫化物伴生、能源浪费严重等问题,这123根烟囱一度成为石狮市一道极不和谐的‘风景’,当地群众反映强烈。”石狮市环保局局长黄金山对当地媒体说。
稳定的价格体系如何制定?
为彻底扭转这一局面,2008年12月石狮成功引入省重点建设项目鸿山热电项目。除了解决全市供电缺口外,这个项目的副产品——水蒸气年产量可达780万吨,恰好能满足当地染整企业的水蒸气需求。“我们采用全过程脱硫工艺,每年可为染整企业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6300吨、烟尘排放量3500吨、氮氧化物8100吨。”鸿山热电厂综合部主任陈上燕骄傲地说。此前,由于缺乏稳定的能源供应渠道,企业被迫自己建设大型燃煤锅炉,由此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随着鸿山热电厂的建设,大面积铺开成为可能。“这就像中央空调一样,可以随时管控,不会存在能量浪费,还可以将环保难题交给热电厂去集中处理。企业不仅省钱,还可以腾出更多精力发展染整主业。”吴光育说。石狮染整龙头企业新华针织印染公司离鸿山热电厂不远,也接受了热电厂的集中供热。该公司总经理陈建忠算了一笔经济账,“这种集中供热方式,每年可为公司节省能源耗费150多万元。”更让他欣慰的是,由于不再使用锅炉烧煤,公司将摘下污染型企业“帽子”,告别环保“紧箍咒”。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目前石狮正在加大推动拔烟囱运动,向全市其他染整企业全面推广。
尽管地方政府对于推动这场拔烟囱运动志在必得。然而业内还是对于拔烟囱存在诸多担忧。且不说,大量配套管道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和巨额投资。对企业来说,更为现实的经营顾虑主要是,今后的供热价格体系如何制定。“能源价格变动很大,万一今后真的由热电厂独家供热,价格不是要完全听命于热电厂?还有,由热电厂独家供热,万一管道出意外,企业的正常生产怎么办?”在走访、收集主要会员意见后,吴光育认为,制定一套合理的价格变动应对机制,成了很多企业最关心、最担心的问题,也是当务之急。这将影响到拔烟囱运动的推行进度。对于企业的担忧,目前石狮正考虑每家企业都建设两条供热管道,由不同热电厂提供,提高供热的稳定性。
工艺对接也是难题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一些行业龙头企业在多年发展中,也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治污体系和技术,其中有些企业技术甚至达到了行业先进水平。作为石狮印染行业节能增效试点企业——石狮市祥鸿织造漂染有限公司,在导热油体系整合实施过程中,定型机、机缸保温、余热回收极具创新能力,能耗下降了40%~50%,取得了节能、减排、降耗、增效的综合成果。“而此前,国内印染同行公认的先进水平只能做到下降20%。”吴光育说。
这两年,石狮染整企业在节能减排上,得到中国染整协会认可。石狮市万峰盛漂染织造有限公司,是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唯一的“中国染整创新研发生产基地”。该公司成功研发了“机织物退染一浴法”先进印染工艺,获得了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奖,这被中国印染行业协会视为石狮对全国印染行业的一大贡献。据了解,“一浴法”已经在浙江绍兴印染业中全面普及。
在参加福州6·18项目成果交易会后,中国印染行业协会秘书长陈志华曾于6月18日、19日,来石狮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调研。“一些龙头企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套技术体系,因此在拔烟囱和坚持自己的治污体系之间该如何取舍,也考验着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智慧。”陈秘书长说,染整企业有些工艺至今只能单独供热,无法集中供热,此外,设备对接对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总之,不能用行政命令,采用一刀切模式,应该在实践中不断磨合,逐步实现供热模式的转变。”吴光育说,这是广大会员的一致意见。而据记者了解,考虑到全面推行还有难度,石狮市政府暂时还没有具体的全面推广时间进度表。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石狮染整业的行业转型升级将进一步加快,能耗高、污染重、粗放式发展的企业和产能陆续退出已是大势所趋。对企业自身而言,在治污上破局唯一的出路就是创新,包括如何加快经营、管理、工艺、产品、技术等五个方面的创新,显得尤其重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