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创业板开启二次下跌之旅?
在三季度的收官阶段,二级市场对于创业板“解禁潮”的担忧越发强烈。
9月21日,易天富基金撰文《创业板或开启二次下跌之旅》称,在当前最让人担忧的创业板的解禁潮中,10月底创业板即将年满“三周岁”,首批登陆创业板的公司将进入全流通时代。一家从事大宗交易的机构高管预言,创业板的“解禁潮”极有可能变成“减持潮”。
增持504万元
减持7.43亿元
Wind资讯显示,10月份创业板的解禁市值为458.81亿元,环比将激增11.40倍,解禁的为首批28家上市公司大股东。上海一家从事大宗交易的机构高管告诉记者,他与多家创业板公司正在接洽,能感受到“许多股东、高管的减持意愿都是比较强烈的”。
事实上,在创业板“解禁潮”汹涌来袭的前夜,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主要股东、高管已经在频频上举“减持秀”。
在2012年9月1日~9月25日的17个交易日,A股共有55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发生股权变动,除红宇新材(300345)、通裕重工(300185)、天晟新材、国联水产、奥克股份、立思辰、中华元电7家上市公司外,其余48家上市公司均是减持,累计减持的金额高达7.43亿元。而增持的7家公司当中,力度最大的国联水产重要股东也仅斥资235万元增持,累计增持额仅为504万元。
西部一位私募人士向记者表示,创业板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中,有不少人本身就是草根出身,坐拥亿万纸面财富后有非常强烈的变现冲动。更重要的是,有一部分股东甚至早就有减持计划,他们私下把股权放在专门做大宗交易的机构处做了质押融资,当时就准备好了解禁后减持还账。
“虽然现在上证指数只有2000来点,但相对于低廉的入股成本来说,发起人股东的收益还是相当丰厚的。”一位券商研究员告诉记者,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发起人减持意愿跟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比例有一定联系,“通常而言,现金分红慷慨地减持意愿要弱一些,至于减持原因可能是财富管理需要,也可能是对后市持悲观态度。”
减持易致大跌
Wind资讯显示,目前创业板有227家上市公司处于破发状态,占352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总数的64.49%。其中“破发”最严重的是奥克股份(300082),它目前的复权价为28.73元/股,仅为85元/股发行价的三分之一。
据一位西南地区的创业板董秘表示,“我也在跟一些发起人股东建议现在不要减持,目前大盘只有2000来点,并不是一个好的减持时机”。他说,一旦发起人减持,即使是走大宗交易平台,依然会给二级市场股价造成非常负面的影响。
以翰宇药业为例,虽然它在2012年上半年录得3810万元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26.75%,但由于发起人股东TOM INVESTMENT LIMITED、SAIF III MAURITIUS(CHINA INVESTMENT)LIMITED在9月10日~9月13日通过大宗交易累计卖出560万股,使其股价在9月10日至今暴跌18.70%,这一跌幅远高于创业板同期10.44%的整体跌幅。
值得注意的是,9月1日~9月25日期间,仅有朗源股份(300175)一家的大宗交易成交价格略高于当日的收盘价。
□快刀短评
首批解禁公司多数承诺延长锁定期
或许只是纸上利好
N陈清谈
根据上证报的最新报道,首批即将解禁的28家创业板公司中,有近20家承诺将延长锁定期。
有分析人士认为,在市场较为低迷之时,大股东锁定期的延长有利于降低创业板解禁压力,对创业板市场的稳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这样的看法貌似合理,但真实情况或许并非如此。
第一,首批解禁的28家公司里,有8家未予承诺,若解禁时大势依然不好,其中有几家出现大股东大量减持,势必会拖累整个创业板板块。
第二,在20家承诺延长锁定期里,又有几家是大小非一并锁定呢?有些只是第一大股东锁定,而减持的伏笔在上市前已经埋下。不少创业板原来都是一股独大,上市前第一大股东拆成几个股东,经常出现前几大股东都是一家人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大股东锁定,第二、三股东等未承诺,仍然可以减持。闽股里就有个相似的例子,大股东、二股东是姻亲关系,大股东一股未减,二股东拼命减持,股价从七八元,一度掉到3元多。
与圈钱相比,套现对市场的伤害更大,可惜这一点尚未引起监管层足够的重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