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正文

回报高风险大 赴港买保险需谨慎

2012-09-20 09:17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9月20日讯 近年来,泉州人到香港买保险的风气开始盛行,尤其是晋江、石狮等地,到香港买保险更加集中。那么香港保险究竟有什么样的“优待”?它跟大陆的保险又有着怎样的区别?而所谓的“高保障”香港保险背后是否潜藏着风险?

【现象】

地下保单在泉州秘密进行

  一次偶然的机会,记者认识了一名香港保险代理人阿艺(化名),她是香港籍的晋江人,早年到了香港后,她便进入了香港保险行业,成为一名保险代理人。她告诉记者,在香港要取得保险代理人资格并不容易,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试才能取得,并且要接受严格的管理,所以在香港,保险代理人是很受人尊敬的职业。阿艺说,虽然她已定居香港,但是她每个月都要回大陆至少一趟,因为她的主要业务在大陆。

  阿艺告诉记者,其实目前还有不少跟她一样拥有香港籍的泉州人也在从事保险代理人工作,而他们的保单业务大多在大陆。目前就泉州而言,晋江、石狮人到香港买保险的最多,而且不少是一些民营企业主。因为目前香港保险代理人到大陆销售保险并非合法,所以他们的保单业务只能在“地下”秘密进行。

【分析】

保障和回报被看好

  那么既然香港保险不受大陆法律保护,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泉州人冒险舍近求远到香港买保险?阿艺娓娓道出了原委。

  她说,首先,保障高是香港保险的最大优势。“通常来说,同等保额的同类产品,香港保险的保费会比大陆的便宜20%~30%。”为什么?她说,香港保费的费率主要是根据香港人的平均寿命、生活环境等要素测算出来的,因为香港人的平均寿命高达83岁,比大陆人的平均寿命多7~8岁,另外,香港地区风险低,交通、卫生水平较高,社会保障完善,市民风险意识较强等,这些都是保费低的重要原因。

  其次,回报高是香港保险的另一优势。她说,跟大陆保险资金投资渠道受限不同,香港保险则可以进行全球分散投资,投资渠道广泛,所以往往回报也更高。

  既然要到香港买保险,那么投保的手续是否繁琐?理赔是否方便?阿艺告诉记者,投保人只需要在投保时亲自到香港签署保单合同之外,之后的理赔不需要再到香港,只需要将所需的理赔材料寄到香港即可进行理赔,理赔成功后,公司还会将理赔金支票寄给投保人或受益人,投保人或受益人只需在大陆的银行进行兑现即可。

  另外,阿艺还补充道,香港保险的保障范围通常会更加广泛,例如对酒后驾驶、艾滋病都能进行赔付,而这些都在大陆保险的理赔责任范围之外;香港医疗保险的报销目录限制也较少,对于一些进口药、特殊诊疗费通常没有限制,它能让投保人享受到更加全面的医疗保障,另外,香港的住院津贴的保额也可以设置很高,而且也没有像大陆保险对住院前三天的住院津贴费用不能报销的规定。

  另外,他说,香港保险对于保额不超过40万美元的保单都不要求体检,而且承保年龄也更加宽泛。

【提醒】 注意风险与理赔

  香港保险看上去很美,那么是否也潜藏着风险呢?对此,泉州部分保险业内人士表示,在香港保险“高保障”的背后其实也暗藏着汇率风险,而且在理赔纠纷出现时并不让人省心。

  阳光人寿泉州支公司业务总监徐宥铭表示,香港保险在保障上确实存在着一些优势,但是理赔起来并不省心,而万一发生理赔纠纷,往往投诉无门。

  同等保额,保费便宜20%~30%,对于很多人来说,香港保险无疑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但是阳光保险泉州支公司业务总监徐宥铭提醒,有一个需要投保人正视的问题是就是汇差问题。他说,香港保险一般以美元或者港币计价,但是近年来,美元和港币对人民币一直在贬值,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和美元的汇差相差25%,所以看似保障更高的香港保险实际在抵消汇差之后,也与大陆保险相差无几。

  另外,在太平洋保险泉州支公司总经理刘超然看来,在香港保险标榜着“高回报”的背后,也潜藏着高风险。“虽然香港保险通过全球分散投资可能给投保人带来高回报,但是通常这些高回报的保险产品风险也更高;而大陆保险资金尽管在投资渠道是是有较严格的限制,回报未必高,但是风险往往更低。他认为,香港人的风险意识普遍较强,香港保险也更符合香港人的投资习惯,而大陆投保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往往较低,所以很难接受保险产品收益的大幅波动。

  另外,刘超然指出,香港法律是允许保险公司破产的,而大陆的保险公司则不允许破产,所以客户在购买香港保险的同时,还要承担着保险公司可能倒闭的风险。

  徐宥铭说,香港保险在理赔时并非将理赔材料寄到那么简单,香港保险公司在收到理赔材料之后,也要进行核实,而其中的理赔纠纷也在所难免,而如果事故的认定存在分歧的话,赔偿结果也会不同。但是一旦香港保险理赔纠纷出现时,大陆投保人往往处于弱势,投保人在大陆的法律中又无法得到保护,只能到香港进行诉讼,而且其间产生的各种成本也很高。而如果购买的是大陆的保险,就能够得到大陆法律的保障,而保险公司和投保人发生纠纷诉讼时,投保人的利益往往能得到更大的保护。

  在刘超然看来,跟购买电器一样,买保险同样也要需要售后服务,如果保险公司在当地没有服务网点的话,消费者的权利就很难得到真正的保障。(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陈伟真)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A股不给力 赴港投资增多
下一条:省消委会发布国庆自驾游四大消费提示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