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新股全流通时代来临 首批新股上市
N每经 南都 证时
IPO新政的实施,宣告新股发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今日,东诚生化等3家公司将在中小板上市。从这批公司开始,网下配售股份的比例增加,且没有强制的锁定期,公开发行的股份在上市首日可以全部流通。在网下配售股份没有限售期的约束之后,作为“正规军”的机构将如何抉择?
IPO新规今日首秀
三只中小板新股今日登陆A股市场,分别是主营集成灶具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浙江美大(002677,发行价9.6元);主营肝纳素原料药、硫酸软骨素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东诚生化(002675,发行价26元),以及专注于生产和销售空调塑料风叶的顺威股份(002676,发行价15.8元)。
从估值角度来看,三只新股差异并不大,市盈率均为20余倍。而从中签率情况来看,打新资金对于发行价格较低,且被称为IPO新政第一股的浙江美大表现出明显偏爱,该股的中签率仅为0.69%。东诚生化和顺威股份则分别为1.30%和1.26%。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登陆A股市场的三只新股之所以成为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是因为他们正是按照“网下配售比例最多50%,取消三个月限售期”这一IPO新规发行的新股中首批挂牌的。而他们今日上市之后的表现,将直观地反映出市场资金对于新政的态度。
配售股首日可卖
过去,参与网下配售的机构常常遇到这样的尴尬,面对新股首日令人心动的大涨,自己却只有“靠边站”,而等到三个月限售期过去以后,盈利已经大幅缩水,甚至可能被套。不过从今日上市的三只新股开始,这种无奈将逐渐成为历史。三只新股如果表现不错的话,机构也可以和网上申购资金一样,选择在首日获利了结。
从网下配售的情况来看,浙江美大网下累计发行1500万股,东吴证券自营账户、国联证券自营账户等六家机构各获配250万股;东诚生化网下发行810万股,中信证券自营账户等六家机构获配;顺威股份网下发行1200万股,其中工银瑞信三只基金获配375万股,成为最大赢家。
涨幅或是关键
在IPO新规披露之后,市场上立刻涌出很多猜想,如机构参与热情高涨,询价过程更为谨慎,而今天另一个猜测就将被证实,或者推翻,那就是机构的去留。对于绝大多数没有中签的投资者来说,机构的选择比新股的涨幅更值得关注,因为它关系着自己未来的打新策略。
一位从事新股研究的分析师表示,从估值的角度来讲,一般新股发行价格与二级市场价格相比,有着10%至折价20%的空间,而机构当初参与网下申购的价格,也直观地表现出了其对于相关公司的预期。也就是说,申报价格上浮10%~20%,可以作为机构对于参与认购新股在二级市场上的合理价位的重要参考。从公告信息来看,获配浙江美大的机构报价区间在7.6元/股~10.5元/股,获配东诚生化的机构报价区间为26元/股~28元/股,而获配顺威股份网下股份最多的工银瑞信,报价为25.8元/股。
债基或上市就抛
由于看好新股改革措施,此前暂停打新的华宝兴业宣布于5月4日重新恢复打新,信达澳银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重回打新市场。
“如果涨幅超过预期,我个人认为可以选择减持。”一位基金公司人士直言,从网下申购缴款日到上市一般就是10多天时间,但是涨幅可能达到20%以上,这样的收益率已经非常可观。
有债券基金经理表示,新规之下,大部分基金经理尤其是一级债基的基金经理会在上市首日就抛掉,基金打新股就是应该赚一级市场的钱:赚申购中签卖出这部分钱,而不是二级市场利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