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发布天气预测最高罚5万 一批新规5月1日起实施
从5月1日起,一批新规开始实施。银行破产最高赔50万元、法院全面实行立案登记制、“民告官”的新行政诉讼法施行、随意发布天气预测最高罚5万元……这些新规影响百姓的生活,下面摘要有关专家的解读。
(资料图片)
银行破产最高赔50万元 超出部分从清算中受偿
5月1日起,《存款保险条例》施行。条例明确规定,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这一限额高于世界多数国家的保障水平,能为中国99.63%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护。
条例规定的存款保险具有强制性,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都应当参加存款保险。除金融机构同业存款、投保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在本机构的存款等外,其他人民币存款和外币存款都属于被保险存款的范围。
条例规定,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投保机构所有被保险存款账户的本金和利息合并计算的金额在最高偿付限额以内的,实行全额偿付;超出的部分,依法从投保机构清算财产中受偿。
全面实行立案登记制 任何人不得阻挠法院受理案件
《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5月1日正式施行。这标志着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
根据意见,对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案件,人民法院必须依法受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挠法院受理案件。同时,登记立案针对的是人民法院的初始案件,对上诉、申请再审和申诉,不适用登记立案。
新行政诉讼法 为“民告官”保驾护航
5月1日起施行的新行政诉讼法对破解“民告官”案立案、审理、执行的三难问题作出规定,进一步拓宽了“民告官”的法律渠道,完善了依法维权和化解行政纠纷的机制。同时,通过对现行行诉法起诉、审理、判决、执行等机制的改进和完善,扩大了可诉行政行为的范围,强化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监督。这些修改将有助于解决我国行政诉讼制度长期存在的“起诉难、审理难、执行难”问题,推进人民法院行政审判权的相对独立行使,加强和保障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将从5月1日起与同步实施。
“民间天气预报” 最高可罚款5万元
5月1日起,《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开始实行,其中规定气象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应当按照职责通过气象预报发布渠道向社会发布,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更新发布气象预报。
办法规定,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发布气象预报,违者最高可处以5万元罚款。这意味着如果气象爱好者在网上随意发布个人预测的气象信息,可能被罚款。 ☉吴辑
“试离婚”时 妻子为治病的借款 也属夫妻共同债务
王某与丈夫因感情不和,但又对是否离婚一时把握不定,遂决定从2014年5月“试离婚”,即彼此互不来往、互不干涉。期间,由于王某突然患重病,又缺乏生活来源,只好向他人借款5万元用于医治。现王某已决定与丈夫离婚,其借款可以作为夫妻共同债务分割。
一方面,“试离婚”不是法律意义上的离婚。简单地说,“试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在生活上先“离”一段时间,而不进行法律程序上的离婚登记,这种情况实质上是分居。由于我国目前尚无“试离婚” 即属自动解除的法律规定,因而“试离婚”只是个人协议上的离婚,而不是法律意义上的离婚,故不具有离婚的法律效力,彼此之间仍然具有夫妻的权利义务。另一方面,《婚姻法》第二十条规定:“夫妻有互相抚养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抚养义务时,需要抚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给付抚养费的权利。”鉴于“试离婚” 期间王某和其丈夫仍是合法的夫妻,决定了王某的丈夫应当对身患重病而又缺乏生活来源的王某进行抚养,而不能不管。在其没有给付医疗费,而由王某借款医治的情况下,其自然应当对因此产生的债务负责。就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17条规定得更加明确:“夫妻为共同生活或为履行赡养、抚养义务等所负债务,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应当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再一方面,上述意见第17条第二款还将“不能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情形仅界定在:(1)夫妻双方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但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的除外。(2)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抚养义务的亲朋所负的债务。(3)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独自筹资从事经营活动,其收入确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负债务。(4)其他应由个人承担的债务。而本案借款并不在其列。(周友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