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四川建设中国首个可收集前兆数据地震预警系统

2014-02-19 19: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0

  中新网成都2月19日电 19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获悉,该所在汶川地震发生地——龙门山断裂带建设中国首个可收集地震前兆功能的地震预警系统。通过该系统能观测到大地震前震源区的地面倾斜、重力、地电和地磁等物理量的变化,可为地震预报技术研究提供开放性数据支持。

  地震预报是世界难题,阻碍地震预报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可靠的地震前兆数据。目前中国建设的地震前兆观测平台站平均间距近100公里,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指出,这样大的间距一方面导致地震源区周围的重力、地电和地磁等物理性质变化难以被检测;另一方面难以确认个别前兆仪器异常变化是由于地下结构变化造成还是人为干扰。

  王暾介绍,此次四川开建的中国首个具有地震前兆数据收集功能的地震预警系统通过科学规划,仪器间有效间距将小于20公里,这些仪器都内置前兆传感器,在建设成地震预警系统的同时,也会同步建成密集的地震前兆监测网。“新建设的地震预警网将具备提供地震发生前的前兆、地震发生时的预警、地震后的灾情速报等功能。”

  对于密集前兆监测网利于剔除人为干扰,王暾博士表示,人为的活动对地震预警监测的影响一般是局域性的,只能造成小空间区域内的扰动。地震造成的异常会造成较大区域的前兆异常,密集的地震前兆监测网中多台仪器可能检测到前兆异常,这对于地震预报将是有益的。(周迪迪)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浙江嘉兴部分学校爆发诺如病毒 400多名学生感染就诊
下一条:海南省副省长冀文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秘书帮”相继落马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