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居民储蓄5年猛增23万亿 高储蓄率负利率致财富流失

2013-09-11 10:14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9月11日讯 中国人民银行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份,我国居民储蓄已连续3个月突破43万亿元。在过去5年时间里,居民储蓄从20万亿元攀升至43万亿元。目前我国人均居民储蓄已经超过3万元,居民储蓄率已超过50%,是全球储蓄率最高的国家。分析人士认为,过高的储蓄可能成为经济之痒、百姓之痛。新华

居民投资首选始终是储蓄

  “老年人给子女买房要存钱,年轻人给孩子上学要存钱,中年人为养老要存钱。”

  ——在北京市民张女士看来,身边人疯狂存钱的背后,是对未来生活负担的担忧。

  专家指出,投资渠道狭窄、物价房价的攀升、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居民对未来预期不乐观等因素,是目前我国居民储蓄规模持续扩张的重要原因。

  此外,没有更合适的投资渠道,也助推了居民储蓄的快速增长。央行近年发布的一系列储户问卷调查也显示,储蓄始终是排在股票投资、债券投资、房产投资之前的居民首选投资项目。

物价上涨

负利率致财富流失

  “居民以较低的利息把钱存入银行,但银行却可以以较高的利率发放贷款,客观上造成了‘小百姓补贴大银行’的不合理现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

  目前我国居民储蓄率早已突破50%,远远高于世界20%左右的平均水平。

  “高储蓄对于中国而言利弊参半。更多的储蓄意味着有更多的潜力进行投资,也意味着更多的经济增长;但同时也意味着消费的低迷。”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布鲁克斯认为。

  此外,在物价上涨导致的负利率状况下,长期超高储蓄率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普通居民财富的一种流失。

  如何降低过高居民储蓄率,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问题。

  分析人士认为,首先应加大政府在社保、医疗卫生和教育领域的财政支出,扩大国企分红比例,加大对居民的收入再分配,降低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此外,还应进一步拓宽百姓投资渠道,增加居民财富的保值增值途径。

数据链接

8月新增人民币

贷款7113亿

  中国人民银行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7113亿元,同比多增74亿元。截至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06.12万亿元,同比增长14.7%。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张曙光受贿案当庭认罪 行贿人称向其情人月供1.6万元
下一条:广州西槎路仓库爆炸事故系货车卸货引起 已致4死36伤(图)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