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同样的汽车中国售价是美国3倍 进口车成市场垄断重灾区

2013-07-29 10:40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7月29日讯 在加拿大工作的瞿先生不久前从北美购置了一辆排量为3.0T的新款奥迪Q7,花了7.8万加元,约合人民币46万元。日前他回到国内,看到同一款的进口汽车价格吓了一跳,号称大幅优惠之后还超过了100万元。“同样的汽车在美国大概只卖6万多美元,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

  专家指出,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汽车市场上,通过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大幅抬高产品价格,控制零配件销售等手段获取暴利,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刨去高额税收,依然可获暴利

  一位进口汽车经销商介绍,进口奔驰350汽车在中国内地的报价为139.8万元,而海外零售价在56万元左右。

  还有的汽车差价更为离谱,如陆虎牌在中国内地报价为118万多元,而海外仅合人民币30多万元;宝马X5在中国内地报价为88万多元,而海外仅合人民币30多万元,差价几乎3倍。

  多年来,人们以为,进口汽车关税较高,所以价格也较高,果真如此吗?

  “进口汽车需要缴纳三种税,即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按照我国的税率,排量超过4.0升的进口车按税额最高一档征收,完税后价格增加一倍左右;但绝大多数进口汽车没有到这个排量,纳税低于这一税率,大体而言,外国汽车厂在中国内地销售高档车的利润高于国际平均30%左右。”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说。

  上海外高桥汽车市场总裁张敏分析:“对于大排量豪华车,我国征税额确实比较高,但也不可能有三倍的差价,这里确有暴利问题。”他说,某些外国汽车进入中国的到岸价已经加价,先将巨额利润留在了境外;其次是完税以后,还要加上外国汽车厂在中国公司的利润;另外,还有中国经销商的利润,这些费用最后都要由中国消费者承担。

运用单一渠道,进行价格操纵

  不仅在销售环节,售后维修、保养环节,进口汽车也是高度垄断的。“比如零配件供应,由国外汽车厂商高度控制,只能在4S店销售,价格翻了好几倍。汽车补漆在普通修车厂只要几百元,到了4S店就要两三千元。”饶达说。

  上海市商务委机电处处长臧新兴说,中国加入WTO之后,进口汽车大量涌入,为了规范内地汽车市场,2005年出台了《汽车产业政策》和《汽车品牌销售实施管理办法》,进口汽车流通经销服务领域普遍实施4S店为基础的单一模式。“一些国外厂商滥用这一法规条款,通过境外总经销商对包括定价权、零部件供应、售后服务等进行控制,造成进口汽车售价、配件维修价格十分昂贵。”

  沈建军说,在国外,一个汽车品牌有很多经销商来经营,充分的市场竞争很难进行价格操纵,而在中国内地,从汽车销售到零配件服务,只有单一的4S店渠道,因而从产品定价、零配件分拨、商务政策全是国外厂商说了算,很容易形成纵向垄断。

进口汽车市场,何时反击垄断

  一般而言,一家4S店至少要占地10亩,一些高端品牌,如奔驰、宝马,需要占地17亩以上,如今国外汽车品牌已经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扩张,少的几十家店,多的几百家,极大消耗了土地资源。

  更为严重的是,所有的经营风险皆由国内企业承担。有的4S店人士反映,国外汽车厂商不顾市场承受能力,一味地向经销商压库存,甚至把国外滞销车型都投放到中国市场。

  “国外厂家为了控制市场价格,设置最低限价,经销商一旦突破,就会受到严厉处罚,显然涉嫌价格垄断。”张敏说。

  一位进口汽车销售企业负责人说:“目前进口汽车经销商利润普遍在10%以下,而国外总经销商至少20%以上,这种批零利润倒挂的现象,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这种情况的严重性。”

  臧新兴等业内人士呼吁,尽快调整现行《汽车产业政策》和《汽车品牌销售实施管理办法》,营造公平竞争的贸易环境。新华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未来10天江南江淮高温天气将持续 各地用电负荷剧增
下一条:审计署将全面审计中央和地方政府性债务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