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公民海外安全盘点 社会动乱与恐怖活动危险增多

南方周末   2016-04-28 07:59

  社会动乱与恐怖活动危险增多

  2015年中国公民海外安全盘点

  数据来源于中国领事服务网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布的与海外安全相关的“出国安全提醒”的统计结果(农健、家尧❘/图)

  2015年,我国公民年出境数量突破1亿人次,2015年,在外各类劳务人员103.8万人,在外深造的中国留学生总数达到108.89万人。这些数字说明中国已是海外流动人口大国。

  全球环境不稳定 安保责任重大

  南方周末对中国领事服务网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布的所有与海外安全相关的“出国安全提醒”进行统计,中国人面临的海外安全风险事件前三分别是:刑事类犯罪、社会局势动乱和恐怖活动。

  以地区视角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危险系数最高,尤其是涉及尼日利亚、肯尼亚、马里、南非、南苏丹等国的“出国安全提醒”较多,主要原因在于非洲持续陷于贫穷、不发展局面,大部分政府对当地的社会事务控制力弱,自身管理混乱,腐败严重。前往非洲的中国公民大多是劳务派出人员,他们在非洲的停留时间普遍较长,面临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也比普通旅客要大。尤其是个体私营者,他们无法像规模企业那样为自己提供安全保护措施,更易遭到绑架、抢劫等恶性案件。南非内部种族矛盾严重,骚乱时有发生,更因枪支管控不严,中国人常遇到抢劫。

  中东北非地区的危险系数同样很高。发轫于伊拉克战争的恐怖组织“伊斯兰国”不断扩张,现已成为遍布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强大恐怖势力,成为全球安全的最大威胁之一。2015年11月份,“伊斯兰国”宣布杀害了两名人质,其中一名是中国国籍。

  (农健/图)

  出境数量已破亿 遭遇恐怖袭击增多

  欧美发达国家地区是中国人留学、旅游的主要地区,偷窃、诈骗等刑事类犯罪长期以来是威胁中国人安全的主要事件。与2014年相比,该地区的恐怖袭击案件明显增多。2016年3月布鲁塞尔恐怖袭击事件中,一名中国人遇难。这与“9·11”之后伊斯兰极端分子和西方国家矛盾的激化有关,欧洲因文化和政治上亲近美国,又因地理上靠近中东,成为更容易得手的袭击目标。

  亚太地区是中国人境外旅游人数最多的地区。该地区地形相对复杂,气候变化多端,常见火山、海啸、台风等自然灾害事件,涉及中国公民的交通事故、溺水事件等人为意外时有发生。2015年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安全事件当属韩国爆发的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中国外交部在6-8月对该事件连发41条安全提醒。

  政府保护更主动 但仍有待完善

  2015年3月,也门安全形势急剧恶化,中国政府出动军舰撤离了中国驻也门的613名中国公民,这是中国首次动用军舰撤侨。4月,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在外交部、民航局和中国驻尼泊尔使馆三方的大力协调下,各航空公司接回3700多名中国公民。

  在立法方面,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该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依法采取必要措施,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组织和机构的安全和正当权益,保护国家的海外利益不受威胁和侵害。”

  中国政府建立境外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处置各类涉及的重大突发领事保护案件,设立24小时在线响应的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通过升级中国领事服务网、发送短信、开通微信公号、举办领保宣传活动等方式加强海外安全预警,提升中国公民的海外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同时,海外中国公民对领事保护的需求越来越大,但中国政府在资金投入与资源提供方面仍有不足,以致中国领事保护工作捉襟见肘。另一方面,中国公民海外安全意识的培养也迫在眉睫,海外中国公民安全事件中有一部分是因为个人行为不当或法律意识不强、安全意识淡薄、不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等因素造成的,对于中国人海外安全保护,政府、社会、个人可以做的还有很多。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女子在上海高铁遗失17万现金 乘警细心找回
  • 土耳其警方拘留16名涉嫌与“伊斯兰国”有关
  • 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