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3人(团队)入选省引才“百人计划”
日前,中共福建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公布了福建省第四批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简称省引才“百人计划”)人选名单。14个团队、85名个人及41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也被列入省第四批引才“百人计划”。值得一提的是,南安1个团队、2名个人入围省引才“百人计划”,他们分别是:福建达宇重型数控机床总经理陈伟领衔的创业团队、卓越鸿昌环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经理许赫正和福建瑜鼎机械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安东尼奥·盖拉。自此,南安在省引才“百人计划”上实现了零突破。
2名洋专家入选“百人计划”
在来南安之前,陈伟曾任贵阳险峰机床设计组长、磨床研究所副所长、进出口公司经理。2008年,陈伟和其父亲、亦是中国轧辊磨床领域资深专家的陈泮水,由泉州市政府引进,来到南安成立福建达宇重型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作为国家“863计划”项目“动静压轴承”课题攻关的核心研发人员,陈伟带领达宇全力推广数控轧辊磨床国产化,制造出省内首台轧辊磨床、国内首台振动精研机、高精度无心磨,致力于将MGK84125*5000高精密砂轮架移动式数控轧辊磨床实现产业化。目前,公司年产量20-30台,产值1亿元,产品出口印度及土耳其等国家。
据了解,卓越鸿昌技术副总许赫正来自韩国大邱市,系韩国岭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士,来闽前曾是一家德国知名砖机品牌在韩国工厂MASA-HAN⁃DUK的技术经理。由泉州市引进后,现负责卓越鸿昌大中型及新型智能环保砖机的产业化研究。
卓越鸿昌董事长傅志昌告诉记者,由许赫正领衔的国外技术团队在引进过程中可谓一波三折。为了引进这个团队,公司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对其定向招募。由于国际人才的流动,有时会受到同业竞争方面法律法规的限制。所以企业不得不度过漫长的竞业保证期,才将其顺利引进。
尽管投入不菲,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很快为企业创造了价值。由许赫正团队研发的“海格力士制砖机”,在沿袭了德国高品质的同时,价格逐渐与中国市场接轨。如今,很多中国企业在享受到德国机器品质的同时,无须再为高昂价格的烦恼。
“这支团队一过来,就进行了大量技术研发,规避知识产权障碍,同时进行大量成本创新,把机器的价格降下来,目前这套设备市场销售良好,已经成为卓越鸿昌的主要赢利点之一。”傅志昌表示。
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安东尼奥·盖拉,同样为瑜鼎机械创造了巨大价值。来闽之前,安东尼奥曾是西班牙AUTOPULIT公司CEO和POLISGRING公司高级工程师。2010年,瑜鼎启动自动化抛磨项目,安东尼奥带着技术来到南安,参与了该项目的研发。
据瑜鼎机械董事长林世清介绍,此前安东尼奥对到中国创业有所犹豫。于是,他带着安东尼奥到广东、江浙、泉州等地水暖市场转了一圈,了解市场需求。在走访市场时,一个工厂数百台抛磨机同时运转的场面,让安东尼奥意识到了中国抛磨市场的巨大前景。依靠强大内需的市场激励,瑜鼎机械成功网罗到这位来自欧洲的自动化技术专家,并借由欧洲的顶尖技术开发出不逊于国际品质的磨抛自动化系统。
搭建14个产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记者从南安市人才办了解到,截至目前,南安共有3人(团队)入围省引才“百人计划”。这一质变的发生,其实源自于近几年来南安在人才工作上量的不断积累。
早在2013年,南安围绕省里提出的“5年内建设20个产业人才聚集基地”的发展目标,结合产业发展特色及原有人才工作基础,提出争创“省级机械装备产业人才聚集基地”目标。两年多来,南安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产业人才,有效提升了各个产业人才聚集度,并被确定为省“人才强市”试点市和泉州市首批产业人才聚集基地。
今年初以来,南安又以创建“福建省产业人才聚集基地”为目标,以服务产业经济发展新常态为主线,从搭建招才引智平台、盘活育才励才资源、打造创新创业载体等方面入手,推动人才与产业联动发展。
依托“中国海峡(南安)人才市场”、“回归创业人才工作站”和“高层次人才引进服务窗口”等平台,南安频频出招,吸引、集聚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和合作机构。截至目前,南安与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国内40多所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结成密切协作关系。
在此基础上,南安建立了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4个产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3个人才培训基地,并形成涵盖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管理、服务等内容的一整套人才政策体系,引才和留才措施成效显著。
截至今年7月,南安共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福建省海西创业英才2人,泉州市第五批优秀人才11个,泉州市高级人才证获得者100人,泉州市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项目入选23人,并获评泉州市首批产业人才聚集基地。(记者 林超连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