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三名老中医“师带徒”传衣钵
日前,南安开展首届基层老中医医药专家师承带徒工作,第一批指导老师为南安市医院主任中医师周建宣、南安市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吴盛荣、南侨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吴一飘。他们将通过3年时间,每人培养2至3名有志扎根于基层的中医药临床人才。
老中医吴一飘为前来看病的群众开药方。
老中医年事高数量渐少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南侨医院,在中医内科的门诊室内,吴一飘正给来自诗山的叶月津号脉看诊。“吴医生医术好,我特意从厦门赶过来看病,最近一直失眠,精神状态差。”诗山人叶月津常年住在厦门,几年前,她得了肺结核,经过吴一飘的治疗,很快痊愈,现在特别相信中医。
而此时,门外还有10多名病人等候。其中,一名最后到的病人显得特别焦急:“这么多人排队等待,恐怕我得下午再来一趟了。”
“从古至今,中医药传承一直是通过跟师、带徒,手把手带教完成的。如今,学院式教育成为中医药传承的主流方式,但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只有通过师带徒才是最有效的传承方式。”南侨医院副院长叶艺东说,虽然他没有正式拜吴一飘为师,但跟着他学习了不少中医药技术。
“现在,许多老中医年事已高,且数量呈下降趋势,而社会对名医的需求仍然很大,此次被审核确定为指导老师,我将会把自己几十年来学习、实践总结出来的学术经验、临床经验言传身教,教给学生。”吴一飘说。
继承人跟师学习期满考核
据了解,被推荐为老中医医药专家师承带徒工作继承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热爱中医药事业,医德医风良好,有志扎根基层,具有职业医师资格,在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中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年龄在45周岁以下。继承人将通过3年时间,跟着老中医学习中医药理论、学术经验、技术专长。
目前,我市3位老中医的继承人名单已上报省卫生计生委汇总审核,如出现3人以上报同一指导老师的,由指导老师决定符合条件的继承人。在未来的3年时间内,继承学习工作将采取跟师临床或操作、集中授课等方式,进行全面、系统地继承指导老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或技术专长,提高临床诊疗和技术水平。其中,3年累计跟师学习不少于150个工作日,独立临床实践不少于250个工作日,集中理论学习实践3个月。
3年学习期满,继承人将接受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的结业考核。
“中医学科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名医的成长需要多年的临床实践和感悟,这种学术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培养周期相比西医要长。”吴一飘说,希望自己的徒弟能够下苦工夫,踏踏实实地学习中医,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记者 王君 实习生 黄伟励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