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洪濑戴文俊默默做了8年公益 组建“志愿者小分队”
站在洪濑前峰村村道上,戴文俊仍记得当年烈日下沿街叫卖冰棍的情形。如今,他拥有了自己的杂货店,还加入志愿者服务队,并默默做了近8年的公益。
昨日,他又捐资4万元用于帮扶贫困学子。这之前,他已连续4年一对一捐助2名大学生。
坚持8年帮助别人 自己收获了快乐
昨日一大早,戴文俊到自家杂货店跟家人交代完事情后,就匆匆赶到西林桥头和其他志愿者会合,拿起工具把“禁止游泳”的牌子固定在溪边的危险地带。
“暑假快到了,我们提前做下宣传。”戴文俊说,前几年因生意刚起步,忙于家中事情,他很少参加公益活动,觉得很遗憾,“今年只要志愿者有活动,我就多参加,弥补下”。
2008年汶川大地震,戴文俊捐款献爱心,并加入南安心愿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让他坚定走上公益之路,是一次慰问中一个阿婆的举动。
“她接过我们的物资后马上红了眼,当场跪了下来。当时我很心酸。”戴文俊至今都记得当时的情形,他说,他经常到农村送货,经常接触底层劳动者,做公益时,给他们带去温暖,他也会感到快乐。
心愿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创办者之一黄清火说,戴文俊是个有心人,加入志愿者队伍后,就从身边事情做起,经常捐钱做活动经费;去年还捐资1万元用于帮助困难老人。“他最让我感动的是坚持与恒心。虽然没亲自参加活动,却时时关注需要帮助的人。”
卖冰棍深感生活不易 助贫困学子上大学
“夏天,冰棍十分受欢迎,我自己卖时却舍不得吃一根。”戴文俊说,以前家里穷,父母卖日用杂货维持生计,他小学毕业后就出来工作,补贴家用。炎热夏天卖冰棍、寒冷冬天卖油条是他的工作,卖完后还要给家里帮忙。“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直到2003年,生意才开始好转。”
一样穷苦的出身,使戴文俊更能体会穷人的不易,知道教育对人的重要性,更想帮助贫困生改变命运,“帮助一个贫困学子上学,就是在改变一个家庭的未来”。
2012年,戴文俊开始资助洪濑镇坝田村一个大二的贫困学子,自此,他就停不下来,2014年,之前的学子毕业了,他又资助另外一名学子。“他们好好学习,毕业找份好工作,我就很开心了。”
组建“志愿者小分队” 2个月筹集2万善款
今年3月,戴文俊有个想法,利用微信成立一个“志愿者小分队”,吸引更多爱心人士参加。
心愿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员陈鹏程说,戴文俊做公益的道路并不顺利,一开始身边很多朋友不看好他,甚至讽刺他太无聊。戴文俊并不理会,反而用心坚持。
陈鹏程说,当戴文俊跟他提起这一想法,他立马支持,叫了几个朋友加入。一开始群里只有10多人,慢慢地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现在已经有215个人。
“几场爱心活动,他都关注跟踪,他生意很忙,真的不容易。”陈鹏程说,截至5月,群里的志愿者为康美镇园内村白血病患儿小苏、洪濑镇东林村再障患儿小黄、岭头村重度耳疾患者小黄、谯琉村重度精神症患者小戴等募集救助善款2万多元。
“特别是6月初,一下子有100多人加进来,证明有越来越多的人走上公益道路,我很感动。”戴文俊说,虽然一路走来不容易,但能尽一份微薄之力帮助别人,感染自己身边的人做公益,就是最大的荣耀。(记者 何雪莲 通讯员 陈哲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