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爱心团和市福利中心33名孩子过小年(图)
昨日,恰逢农历小年,本报“暖冬行动”爱心团来到市福利中心,跟福利中心的孩子们一起包饺子、玩游戏、吃团圆饭,给孩子们送去新春的祝福。此外,爱心团近日还走访慰问了诗山、金淘、罗东等地的5户困难家庭,为他们送去慰问金、慰问品。
义工赵桂丽正在喂福利中心的孩子吃水饺。
爱心团带去礼物孩子们扑了上来
昨日9时许,爱心团带着年货和小礼物来到市福利中心。在二楼儿童活动室里,孩子们正在看电视。见到记者和义工到来,七八个孩子开心地扑了上来。
“阿姨抱抱,阿姨抱抱。”孩子们脸上露出笑容,连一向怕生的小明华也跟着喊。2012年,小明华出生后因长有三条腿被父母抛弃,随后被送到市福利中心,并到泉州儿童医院做了手术(详见本报2014年12月16日2版报道)。
“孩子们喜欢有人来看他们,陪他们玩,多抱抱他们。”福利中心主任李惠琼抱着小明华说。这时,5岁的脑瘫儿阿呆(化名)借助椅子走了过来,伸出双手。
“阿呆好厉害啊,走路那么快了。”义工赵桂丽抱着他,抚摸着他的头。
听到赞美,阿呆笑了起来。突然,阿呆从义工身上下来,独自一人用脚尖快步行走。由于走得太快,“嘭”的一声,摔倒在地。正当众人要过去扶时,他已自己站了起来。
因患脑瘫,阿呆双脚畸形,原本不能走路,从不会走路到现在能不借助外力行走,阿呆的进步令在场所有人动容。
“阿呆很坚强,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怀。”在市区上班的杨小姐,抱起阿呆,红着眼眶说。
吃零食拿红包33名孩子很开心
在众人关注阿呆时,另一旁7岁的小泉(化名)和5岁的小龙(化名)正跟几个孩子,偷偷拿出零食,在一旁吃了起来。
“弟弟妹妹们还没坐在一起,不能先吃哦。”见状,福利中心的老师小康笑着说。
“老师,这个给你吃。”享用美食不成,小泉赶紧将零食给小康老师,试图“贿赂”。
“不行,待会儿一起吃,要跟弟弟妹妹分享。”见老师严肃的样子,小泉和其他孩子乖乖放下了零食。
“这才乖。”小康说,小泉是最早来福利中心的,被学校评为小画家、小歌手,而且动手能力特别强。
弄完红鸡蛋、包好红包,李惠琼跟工作人员将福利院33名孩子分成4组,然后将红鸡蛋、红包一一分发给他们。
“我可以坐摇摇车了。”4岁的小国(化名)拆开红包,与同伴们分享快乐。很快,孩子们玩成一片。
作为大姐姐,10岁的娜娜(化名)将鸡蛋分给了其他小妹妹吃。
“娜娜很聪明,学习成绩很好,是学校的三好学生。”李慧琼说,发红包吃红蛋,意味着孩子们能够聪明、健康地成长。
包水饺喝鸭汤爱心团和孩子们吃团圆饭
吃完零食和鸡蛋,一曲《小苹果》响起。这时,七八名孩子和两名小义工站成3排,跟着节奏,跳起了舞。
小全,看这,看这……李惠琼喊着在前面引导,可小全(化名)才3岁,无论怎么教,他都是乱挥舞着,把其他人都逗乐了。
小全不会跳,小团(化名)却跳得有模有样,一整套动作跳得非常连贯,连表情都很到位。
“我会包,我会包。”跳完舞蹈,一说起包饺子,孩子们欢呼雀跃。小泉、娜娜、小全赶紧去洗手。
放好馅后再捏一捏,娜娜的第一个饺子很快包好,她很开心地将它放到盘子里。另一边,小龙(化名)更是玩得不亦乐乎,义工手把手地教,小家伙很快就学会了,双手拿着饺子,站在小椅子上,开心地笑了。
煮好饺子,爱心团带来的鸭肉也炖好了,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围过来,义工跟阿姨们一起喂孩子吃饺子、喝鸭汤。
“鸭汤刚好可以给孩子们补一补,挺好的。”李惠琼说,孩子们虽然没有亲人,但有这么多关心他们的人,提前跟他们一起吃团圆饭,也算是另一种幸福。
领慰问品慰问金受助者欲送锦旗答谢
“谢谢你们,你们单位在哪,到时我把锦旗给你们寄过去。”近日,爱心团走访诗山镇前山村困难户周国平。周国平今年70多岁,儿子智障,自己又多病,家里没有经济来源,靠低保维持生活。前段时间,他拨打本报热线,希望能获得帮助。在下乡采访了解其家庭情况后,本报将其纳入暖冬慰问对象。
“谢谢你们。”接过慰问品和慰问金,周国平不停道谢。随后,爱心团还走访慰问了诗山山一村叶素娥、钱塘村孤儿叶秋苹。
“妈妈不在,家里都没贴春联了,谢谢你们。”在罗东黄玉霞的娘家,黄玉霞正在煮饭,准备给弟弟吃饭。去年,黄玉霞的母亲突然精神失常,被送进市康复医院治疗(详见本报2月2日2版报道)。
“妈妈精神病发作,没钱医治,这钱可以拿去交医药费了。”接过慰问金,黄玉霞说。
“你们给我女儿带新衣服、学习用品,谢谢。”在金淘镇阿珠娘家,接过慰问品和慰问金,她连声道谢。之前,因为阿珠患病,丈夫接连提出离婚诉讼,弄得双方都很疲惫(详见本报去年12月11日4版报道)。因最近身体不好,她只好回娘家休养一段时间。(记者 傅梅香 洪雅娟 见习记者 李想 通讯员 戴文强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