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项要点 助力南安“十二五”完美收官(图)
闽南网1月22日讯 昨日,南安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会上,南安市政府递交了去年南安的一份试卷,这份涉及经济、社会、民生等各项工作的答卷,一一诠释并落实民之所呼、民之所想。
翻开2015年的工作计划,南安已谋划好今年的工作重点,提出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左右,公共财政总收入增长1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5%,并拟以7大主题工作,助力“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
江滨南路南安段一期工程是南安融入泉州环湾发展的重要通道,自教育中心至霞美镇杏埔大桥,路线总长约5.16公里
2015年1月21日,南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
先行先试 释放改革开放红利
今年,南安将进一步转变政务职能、提高效能。具体而言,就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设立医保、社保、交管大队、婚姻登记处行政服务分中心,探索审批“负面清单”模式,发挥网上办事大厅作用,研发电子政务手机客户端,将政务服务搬到网上、移到指尖。
同时,南安将加快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人事管理和财政管理的协作配合和综合约束。完成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南安还将继续推进两项改革。一是推进金融改革,即加快市金融中心建设,继续扩容准金融机构,引进银行业金融机构2家以上,争取信贷总量增长17%以上;二是拓展民综改革,完善企业扶持服务机制,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完善上市扶持措施,落实户籍制度改革。
项目带动 推动154个重点建设项目
加大重大项目攻坚方面,今年着力推动154个重点建设项目、288个重点工业项目开工建设。
这一年,南安将深化实施城乡基础配套设施。加快南官公路改建、纵三线省新至梅山公路、国道324改线水头一期工程、贤林大道、东英公路等项目建设,启动厦漳泉城市联盟高速南安段、联三线、联十一线、横八线过金淘镇区和过洪濑镇区路段等工程前期工作,抓好英仑、英翔、仑眉、向乐等“镇镇有干线”项目,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
项目方面,抓紧石井港区填海造陆工程,建好16#—19#泊位,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集中力量推动晋江防洪工程、“七库联通”工程南安段等45个水利项目,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护,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抓紧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南安段建设,完成3座110千伏输变电项目和600公里农网改造工程……
创新转型 推动实体经济做大做强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驱动力,也是南安民营企业散发勃勃生机的源泉。为此,南安将加快科技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支持企业全方位创新。推动企业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建设提升,形成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
2015年,南安将进一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加快打造三大千亿产业集群,比如抓紧筹建全国首个石材图书馆、印象五号石文化博物馆,加快海联国际石材园建设,进一步提升石材指数运作水平,打造石材行业风向标。
产业龙头促进企业发展,南安提出“一企一策”政策,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合资嫁接、资产收购和股权置换等方式实施产业链整合,重点扶持83家龙头企业发展,以龙头崛起带动产业链延伸、产业群壮大。同时,加强小微企业扶持引导,分行业筛选扶持一批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做强主业,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深入推进“手拉手”活动,鼓励企业配套协作、深化分工、抱团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 拓展宜居内涵
宜居,才能更好宜业、宜商。昨日,记者了解到,南安今年将实施宜居环境建设项目114个,年度投资55.1亿元。其中,加快“五大中心”建设和柳湖、北山、河滨(二期)等片区更新改造,启动政务服务中心项目,进一步完善城北、城西组团配套设施,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同时,启动南洪、南金公路市政化改造,加快站前东西大道西延伸段、武荣大桥、创意大道(一期)、成功大道、公园北路、创业路等项目建设,打通外二环南山延伸段、北山路,完成崎峰路口至仑苍段沥青化改造,完善城市路网体系。抓紧投用市客运中心站,延伸公交服务线路,增设中心市区公共停车位350个。做深城市水系、滨江生态景观、绿地绿道、照明夜景等景观设计,启动城市体育公园项目,推广立体绿化和片林建设,提升宜居城市品质。延伸拓展“点线面”攻坚、城市“三边三节点”整治,加快接点连线扩面,发挥协同效应。进一步健全LNG、自来水管网等市政设施保障体系。
激活农村活力 发展休闲旅游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引导农民增收创收。为此,南安将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提升发展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林权等确权登记发证,支持土地经营权以股份合作、托管、信托等方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生产经营。
此外,大力发展精细农业、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林下经济、深海养殖,推进码头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和康美亚森、眉山裕农、蓬华福泰、洪濑绿滢等农业综合项目建设,抓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推动“三品一标”认证,促进农业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
深化美丽乡村八大创建模式,全面加强乡村规划管理,注重处理好村落建设和传统保护、面貌转变和产业支撑的关系,逐步放大示范试点效应,巩固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层级。
生态文明 打造美丽家园
生态文明,是市民生活、工作的有力保障。今年,泉州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家园行动。于此,南安将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15个重点节能改造项目,建好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健全土地出让制度,探索工业用地出让弹性年限制度,鼓励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集约节约利用国土资源。探索绿色信贷模式,鼓励开展节能、节水、节材技术改造。
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方面,将建立环保审批“负面清单”,严格执行环保准入、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推行差别电价、阶梯水价和合同能源管理,试行排污权交易试点,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强力整治建筑饰面石材行业污染,加快治理陶瓷、造纸、电镀等行业污染,推进工业园区污染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深化近海水域、重点流域和跨境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小流域“赛水质”活动,抓好饮用水源地保护。
完善晋江上游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提升生态文明试点市建设成效。具体说来,将通过以下项目带动:加强山体、水域、海岸带生态修复,完善打击非法采矿、矿山生态恢复治理长效机制,加大水土保持力度,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万亩以上、“青山挂白”800亩以上。强化森林生态景观和森林公园建设,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完成造林绿化1.59万亩以上,争创省级森林城市。
民生保障 重中之重
民生事项社会保障,仍是今年南安重点。今年,南安将在增强文化引领作用、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完善健康服务体系、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创新社会治理机制上下工夫,着力办好12件37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公共财政民生投入32.55亿元以上。完善创业扶持、培训、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稳步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城乡并轨,抓好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众、退役士兵等就业指导帮扶,培训各类劳动者3.5万人,新增城镇就业1.9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8500人。健全企业工资支付保障、企业欠薪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南安还将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机制,探索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推动城乡居民社保、医保提标扩面。
保障方面,则将稳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市“三无”老人供养标准,落实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加快建设一批敬老院,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加强社会救助和临时救济,大力发展社会福利、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建好市残疾人“福乐家园”。通过支持有条件的村(社区)发展日间照料中心,培育多功能护理型养老机构。因地制宜推进城乡石结构房屋改造,鼓励农村集资建房,改造石结构房屋744.3万平方米,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740套、安居工程371户。加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力度,支持社会组织承接更多公共服务事项。(曾小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