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实现气象站乡镇全覆盖 天气预报越来越准
“现在的天气预报是越来越准了,说今天下大雨明天就晴天,结果还真是。”日前泉州的一番天气变化,让市民们不由得发出这种感慨。
确实,近几年市民已能明显感觉到天气预报越来越准,但具体有多准呢?南安市气象局局长张金超的说法是:“现在气象部门的24小时预报准确率可达88%,48小时预报准确率可达80%。”
这种短期预报水平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么高的准确率与气象监测站的密集度有关。这其中,区域自动气象站就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南安已经实现乡镇全覆盖。
每十公里一双观天眼
“去年,南安新增、更换了丰州、罗东、康美、码头、英都5个乡镇的区域自动气象站,实现了气象数据采集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张金超介绍,至此,整个南安布设了27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实现乡镇全覆盖。此外,还在20个村设置了雨量观测点。
这些区域自动气象站采用全自动技术,利用太阳能进行运转,并利用GPRS将数据实时地发回泉州市气象局系统客户端,统一收集处理,各县市区气象局客户端上均可查询使用。各个乡镇区域自动气象站的监测资料,可以为地方的天气预报提供依据。
“从地理距离上来讲,可以说差不多每十公里就有一个气象站,有这么一双天眼在监测着天气风云。”张金超说,气象分析和预报,就是根据采集来的信息绘制等高线、等温线、等比湿线等,并据此演算、推测。
据介绍,数据采集点越密集,预报的准确率就越高。以前,天气预报只能预报到县城,而随着乡镇区域自动气象站的建设,现在已经能预报到乡镇,甚至到村级了。这样,就能为县市区、乡镇和村(居)的气象灾害防御和农业服务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建议。
比如,2013年,南安洪梅下起大雨,雨量监测显示梅溪小流域降雨量达100多毫米,水位较高,气象部门及时通知防汛部门和乡镇做好防御准确。而在以前,只能知道下大雨,却不知道下了多少雨,该不该通知、什么时候通知做好防御准确并不好把握。(记者 黄耿煌 通讯员 童华君 黄耿鑫)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