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一男子没钱还债买冰糖谎称冰毒作抵押
向朋友讨债,朋友用“冰毒”作抵押,吓得自己一身冷汗,急忙报警。昨日,鉴定结果出来,才发现“冰毒”原是冰糖。最近,在梅山打工的小王就遇到这样的一件闹心事。
今年初,小王因酒驾被拘留,在拘留所里,认识了吸毒被拘留的黄某,两人便成了朋友。
拘留期满后,小王回到梅山继续打工。黄某则在家待业,因没有稳定收入,生活比较拮据。
“兄弟,我最近手头有点紧,能不能先借点钱给我。我晚上有一笔钱一到就还你。”10月8日早上,黄某拨打电话向小王借钱。
小王碍于情面,不好直接回绝,就拿了600元借给黄某。
然而,当晚,黄某并没有把钱还给小王。第二天,小王坐不住了,找到黄某询问。黄某叹了口气说:“不是我赖这笔钱,是我的钱还没到。”见小王不高兴,黄某继续说:“这样吧,我给你样好东西,放在你那里抵押。”
于是,黄某拿出2袋像冰糖一样的白色晶状颗粒。小王一愣:“这是什么?”黄某笑笑说:“冰毒啊,这里有200克,按市场价,这两包值3万多元呢。”说着,他把2袋“冰毒”递给小王,“放在你这里,等我有了钱,你再还我,这样安心了吧。”
小王虽然害怕,但又怕被嘲笑胆小,于是便收下这个特殊的抵押物。
回家后,忐忑不安的小王上网一索搜,发现刑法规定,持有甲基苯丙胺(冰毒)50克以上,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这吓得小王一夜无眠。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次日下午,小王带上“冰毒”到梅山派出所报警。
对此,民警高度重视,马上展开行动,当晚就将黄某带回派出所。
黄某见到警察吓了一跳,不知自己犯了什么事。得知是小王带“冰毒”投案,黄某哭笑不得。
“那是冰糖,不是冰毒。”黄某向民警坦言,当时小王向他讨钱,他一时没钱,就想出这个恶作剧,到超市购买了2包冰糖放在小袋子里,骗小王是冰毒,作为抵押。
为慎重起见,民警将证物送到泉州市公安局证物鉴定所鉴定。昨日,鉴定结果出来,证实确系冰糖。随后,民警对黄某进行了批评教育。(记者 林航 通讯员 沈志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