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乡村医生陈宝贵坚守村中十几年 看病又好又便宜
在南安东田镇彭溪村,“有一个小伙子,很会看病,收费不高,效果又好”,十几年来坚守在彭溪村,不断钻研医术,全力救助被病魔纠缠的乡亲。对3000多名村民来说,小伙就像他名字一样,如钻石般“宝贵”。
村里医疗设备简陋 他主动回村办诊所
1980年出生的陈宝贵毕业于河北中华冀联医学院(现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怀着军旅之梦的他应征入伍,并在浙江某部队当起了卫生员。2年后,他没有考上军校,便离开部队,到晋江内坑开了一家小诊所。
2003年,陈宝贵回家探亲。当时怀有身孕的大嫂断了手指,到村诊所看病,因设备不齐全,村医不敢动手术,等大嫂被送到市医院时,险些流产。
这次探亲,让陈宝贵彻夜无眠。第二天,回到晋江后,他转让了诊所回到彭溪村,从原本并不宽敞的石头房里腾出房间,开起了诊所。
“平均每天跑10多公里,摩托车和电动车配合着用,单单摩托车就坏了3辆。”陈宝贵说,村里的人口相对比较分散,夫妻俩常常从早忙到晚,即使是凌晨一两点,只要一个电话过来,他们就要从被窝里爬起来,提上药箱,骑车赶到村民家中。
“每天要接诊二三十人,收费大多不超过20元,每月的纯收入不过2000多元。”陈宝贵说。
有时候村民经济较困难,陈宝贵总是先帮人治病,却从不主动找赊账的村民要钱,有时候一年要垫上万元诊费。
今年,因为村里的支持,陈宝贵的诊所搬到了村部,作为彭溪村老人免费体检点,同时陈宝贵还兼任彭溪小学和幼儿园校医。
为更好更省钱的治疗方法 花费上万元学习新疗法
“我一直在思索更好、更省钱的治疗方法来帮助患者减轻病痛。”陈宝贵这样说也这样做。为了更好地为村民治病,他不断进行自我充电。
近日,记者来到陈宝贵诊所时,他正拿着一根约7厘米长的“针”在皮套上练习。“这个叫作‘针刀’,已经出现十几年了,最近才兴起,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陈宝贵饶有兴致地向记者介绍。
去年,同学带他听了一个针刀培训课程,陈宝贵结合平时遇到的问题,发现很多疑难杂症竟然可以通过针刀来解决,便下定决心学习“针刀”。为此,他甚至不惜花费上万元,到江西参加培训。
村里有位60多岁的阿婆患头痛症已经50多年,常年依靠止痛片度日。陈宝贵学成归来后,尝试用针刀治疗,果然有效。“以前阿婆每年光买药钱就要好几百元,现在前后只花了几十元。”
拒绝老战友的邀请 选择留守村中
去年,陈宝贵的老战友抛出橄榄枝,邀请他去自己的门诊工作,待遇十分优厚,陈宝贵被打动了。就在他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开的时候,却惦想起村里老少乡亲。“我走了,他们怎么办?”想到乡亲的信任,以及对于这个小村庄的感情,他的脚再也迈不开了。
“村民十分信任陈宝贵,身体一有问题就找他,他是村民健康的守护人。”彭溪村村支书陈佩说。(见习记者 洪丽燕 本报记者 杨玉蕊 通讯员 吴双龙)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