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均残疾艰难为圆儿子大学梦 学费却成“拦路虎”
这个暑期,对于南安码头大庭村的戴祖群夫妇来说十分难熬。眼看儿子戴福春大学报名时间日渐临近,他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我们作为父母实在是很惭愧,根本拿不出儿子近7000元的学费。”戴祖群说,令他们骄傲的儿子考上了大学,但他们却无能为力。昨日,戴祖群怀着希望,拨打新闻热线0595-26531010求助。
拿着儿子的录取通知书,戴祖群一筹莫展。
姓名:戴福春(码头镇大庭村) 高考成绩:518分(理科) 毕业学校:诗山中学 录取院校:福建工程学院
“父母身体都不好,作为男子汉,我有责任守护他们。”
父母均是残疾人 倾尽全力照顾儿子
一座破旧的古厝,屋子里除了几张桌椅外,几乎一无所有。昨日下午,记者在码头镇大庭村见到了戴福春的父母,戴福春正在厦门打工。
戴祖群今年64岁,一出生便患有小儿麻痹症,妻子戴明玲,小时患小儿乙脑,留有后遗症。
“我从小站都站不好,现在每天走路还经常摔倒。”戴祖群说,妻子从小也只能干一些简单的家务。夫妻两人走到一起,多年来相互扶持,靠每个月的低保金和亲戚资助勉强度日。
“老天赐给我们最大的福,就是儿子戴福春。”戴祖群说,儿子生下来后十分健康,并且聪明活泼,弥补了他们的缺憾。为了照顾孩子,他们倾尽全力。
负责给儿子换尿布喂饭的是戴祖群。由于腿脚不方便,每次换尿布时他都要摔好几跤。“换尿布要站在床边忙很久,我一站久脚就发软,所以经常摔。”戴祖群说,晚上孩子半夜啼哭,妻子就整夜抱着哄孩子。
有一次,孩子生病了,戴祖群连忙去请医生,路上摔得鼻青脸肿,最后几乎是爬着找到了卫生院。
就这样,夫妻俩艰难地将戴福春养大。
重活农活一肩挑起 学费成上大学“拦路虎”
“为帮家里分担压力,他12岁就学会种田。”戴福春的亲人戴少雄告诉记者,上初中后,家里的重活、农活几乎是戴福春一肩挑起,并且他学习十分刻苦,用优秀的成绩支撑起全家的希望。
记者电话联系了戴福春。“父母身体都不好,作为男子汉,我有责任守护他们。”戴福春说,从小他就下定决心,要靠自己的力量改变这个家庭。
经过寒窗苦读,他终于收获了回报,以518分的成绩被福建工程学院录取。那一天他流泪了,不是因为激动,而是因为担心没有钱上学,让父母难过。
但他没有消沉,而是马上行动起来,在朋友的介绍下跑到厦门打工,挣取学费。
“初中高中都是亲戚朋友帮忙,我才能完成学业。”戴福春说,每一个帮过他的人他都记在心里,如今他已长大,要尽量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
对于大学生活,戴福春有很多的幻想,不过有一点很确定:“到了大学,我要利用课余时间去打工,依靠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记者 林航 通讯员 戴锦志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