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安 > 南安新闻 > 正文

1-5月南安“美丽乡村”建设完成投资约1.73亿元

2014-06-11 15:29 来源:南安商报 0

  昨日,记者从市委农工办获悉,今年1-5月,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累计完成投资约1.7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1.2%。其中,市财政投入3320多万元,村、镇两级投入约1.4亿元。

  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道路、一排排郁郁葱葱的行道树、一幢幢红白相间的乡村别墅……走进英都镇霞溪村,随处可以感受到甜美的村庄生活气息。

  “现在,家家户户的新房都装上了液晶电视、空调,并用上了自来水。”溪益小区是霞溪村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60多岁的洪阿伯正在自家3层楼高的别墅门前乘凉。“早上没事,我就会到附近的广场健健身,晚上要么在房前屋后,要么到英溪河畔散步。”洪阿伯说,这样休闲自在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

  像霞溪村一样,如今,在南安的很多乡村都能感受到这样一幅美丽静谧的美好画卷。这些变化,主要得益于如火如荼的“美丽乡村”建设。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十分注重将村容村貌建设与产业培育结合起来,把简单的‘输血’途径逐步转化为自身的‘造血’功能,真正打造富美乡村。”市委农工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眉山乡,观山村积极探索“村企共建”模式,成立了观山浩兴(福建)投资有限公司,对观山村“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公司化经营和管理,以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为观山村“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活力。

  霞美镇将花卉基地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政府指导、企业运作,形成“美丽产业”,既解决“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又推进了花卉产业的转型升级。

  向阳乡流转土地1150亩,成立了南安市第一家家庭农场(仙农家庭农场)和7家合作社(包括留守妇女抱团创业成立的都山农庄和由10多名残疾人联合创办的山夫残疾人合作社),涉及蔬菜种植、珍禽养殖科普、林业、果树种植、食用菌基地等,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强村富民。

  “今年,我们将重点实施‘11850’示范带动工程,通过培育典型,打造精品,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该负责人表示,“11850”示范带动工程,即抓好1条重点示范段(“霞美花卉基地-美林珠渊村-英都霞溪村”美丽乡村示范段),1个泉州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镇(英都镇),8个南安市级重点示范村(码头大庭村、英都霞溪村、眉山观山村、康美兰田村、梅山鼎诚村、美林珠渊村、洪濑大洋村、石井岑兜村),打造50个“美丽乡村”重点示范项目。(记者 唐莉洪)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南安市工会会员服务卡首发 具有银行储蓄卡功能
下一条:南安蓬华蓬岛村文化广场投用 可打球唱戏跳广场舞
24小时新闻排行榜